毕竟,圣旨还是没有来嘛,万一是个好结果呢?
“知府大人,你还是到外办走走吧,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农桑之事事关民生,是不是去看看?”。
知府衙门的一名书吏,是姜飞越从京城都察院带来的,也算是心腹中的心腹。
不过,在眼下这个关头,再怎么心腹说话也不好使。
“看什么看?知府衙门又不是本府一人,让他们去就行了,秋收嘛,本官能下地干活吗?”。
懒懒的打个哈欠,姜飞越有些疲惫道:“对了,你们再派人到北边的驿站去,看看有没有京城来的人?”。
人啊,越不动弹就越懒,越懒就越不动弹,最后懒得越来越累,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名书办只得照做,他实际也就是知府大院的管家,什么事儿都得要操心一下。
知府衙门口最近也热闹起来,与之前冷冷清清不同,小摊小贩也可以靠近。
这都是照着盐课衙门做的,姜飞越之所以做,也是因为听说锦衣卫和英勇千户所的人对仲逸的这一套做法很是赞许,而且听他们说,这个消息还会传到京城。
这么好的事儿,盐课衙门能做到,我知府衙门有什么做不到呢?
只是这位知府大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这种做做样子的态势,也让门口的小摊变得松散起来,是不是真的小贩,也就不得而知了……
要说啊,这段时间以来最消停的,还是土司大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土司老爷终于下令:可以让木木花自由出入了。
土司的管辖地更为复杂,人员构成与一般的衙门也不同,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土司的人不会太在意,别的人也不太在意。
这天午后,土司老爷却得到一个比较特殊的消息,这个消息是他的属下打探而来,十有八九是真的。
“老爷,目前就发现十几个人,都在后山一带,他们居无定所,而已不做什么,只是行踪有些不定,好像是专门为什么事儿来打探的”。
属下说了这么一句,立刻上前道:“老爷,要不……我们派人将他们抓起来,审审再说吧……”。
土司老爷有些犹豫,他来回踱步道:“这种事儿嘛,若是换到知府衙门或知县衙门,他们也许会这么做,但并无什么证据,抓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二人商议一番,土司老爷最后拍板道:“还是再等等看吧……先派人盯着,有什么情况随时来报……”。
如此做决定,也是有原因的:怒江驿站被劫一案才了结不久,朝廷的旨意还没有到来,这个时候,还是应该慎重才是。
老爹是这个样子,木木花却依旧沉浸在盐课衙门里,现在能自由出入了,她便带着丫鬟又向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