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深夜的交易> 后记:作者的话

后记:作者的话(1 / 2)

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后的英国,1945年到1970年之间。

这个时代,英国从世界的霸主衰退下来。

人们开始厌倦战事,重视的是经济的发展。

这个时候,科技也开始逐渐发展。

贯穿全文的最核心的科技產物,就是电话。

依我们现在人手一支手机的时代,一定无法想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那个时候,会是这么困难的事情。

电话,代表着资讯的传递。

有权者甚至可以随意控制,扭曲事实、加深误会。

在查询背景资料之后,才发现连现代确认血缘的dna,在那个时代都是天方夜谭。

刑案要还原事实,要破案,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背景的一般人,要怎么对抗有办法隻手遮天的当权者?

几乎是无助的、绝望的。

故事的开头是曼德跟千里的bl故事,虽然严格说起来不太算,更像曼德的单方面的职权骚扰。

千里自卑于自身的遭遇,太羞耻,导致不敢与任何人求助,也没有任何求援管道。

这个状况,终于在艾莲的出场有所转变。

一开始担心把千里刻画的过于善良,但是以他的立场来说,他又有什么选择?

对于他而言,更残酷的是,不管如何努力,还是不能避免家人的逝去。

医院的这段描写,非常冷血。

虽然是不知道,如果跟医院赊帐,会不会真的在急救前就要求掏钱。

但是这也重叠了在童年,印象中老爸在医院急救的记忆片段。

当时医生拼命急救老爸,因为送医太迟,最后还是无力回天。

然后护士递给妈妈一份价格不菲的药品帐单。

那个时候莫名的怒火。

你不是没把我爸救活,还有脸要钱?

这就是切实的家属的无助跟绝望,医疗的极限与规则。

这不是医生的问题,却还是要把问题撒在他身上。

不这么做的话,好像随时会崩溃。

这就反映在最后,为什么一直隐忍的千里会对曼德痛下杀手。

如果不找个藉口的话,怎么有办法承受?

结果连作者本人都边写边哭的那一段,是[第五十一章:老爷]。

虽然自己把自己逼哭蛮瞎的xddd。

直到死去,仍是没有传达出心情,嚮往着家人的亲情。

之后重看的时候就冷静多了,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暴哭,哈哈。

本来是没有要写到那么后面,让故事停在悲剧。

但是这样子,千里真的太惨了,他又是很自虐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