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着在食堂吃饭又带着康康,提包里多装了不少东西,像是饭盒、康康的画笔、玩具什么的,多多少少也有些重量。
“我拿着嘛!”颜如许不提防被他抢了过去,便嗔怪着想要抢过来,康从新胳膊躲避了下,把提包换到抱着康康那只胳膊上,空出这只胳膊来朝她弯起。
因着天气原因,虽然没到下班的高峰期,但是路上行人已是不少,但都专心看着脚底下,颜如许左右看了看,没人分神注意到他们,便伸出胳膊挎进那只弯起的臂弯里。
当树根下最后一丝冰雪融化,渗进泥土里,时间也跨入到了85年年末,12月28日,康康4周岁生日这天。
这是个周六,晚上康、颜两家人都聚集在了军区大院的二层小楼里,共同为康康庆祝生日。
颜家只来了颜良深和颜如玉。
康家是邀请了颜家一家的,并没有指明让谁去或者不让谁去。颜良深是不愿意王招娣去的,他觉得王招娣去了只会给颜如许丢人,但她毕竟名义上是自己的妻子,是小女儿的母亲。颜如玉有些矛盾,既希望王招娣去,彰显她颜家女主人的身份,又怕王招娣说话、做事不合时宜,徒增尴尬。
就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王招娣接到了老家的一通电话,也不知道电话里头说了些什么,她急急忙忙地说有急事要回老家,也不肯和丈夫女儿说出了什么事儿,就让黄姐托关系帮她买火车票。
她跟着颜良深从老家回来后,十多年了,她从来没有回去过,黄姐要要跟着她一起去,还得她坚定地拒绝了。
这么多年来,王招娣没出过京市,平时出门也基本都有人跟着,这是头一次自己出远门,但她执意要自己回去,颜如玉劝了又劝,她也不肯听,颜良深父女两个也没办法。
颜良深不知道她要搞什么名堂,只得让她带足了钱,又带了介绍信,又让他牢记家里和办公室电话,又帮她将往返线路规划好,然后沿线找人接站,又给她写下几个名字,告诉她万一碰上解决不了的事儿该找谁帮忙。
这一番安排可算是相当细致周到,连王招娣这样说不出锦绣话的都跟女儿夸了颜良深,说他是真是个好人。
颜良深在那个小山村也待了好几年,据他的了解,王招娣在老家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平时和其他亲戚来往也不多,后来跟着颜良深来到京市之后,和家乡人也就是偶尔通信,邮寄些东西回去,来往也不算频繁。他心里是觉得很蹊跷的,但王招娣不愿意说,他就没有死乞白赖的问。
不过,王招娣回了老家,就解决了颜家父女纠结的问题,父女两个来参加了康康的生日宴,还精心给小外甥挑选了礼物。
生日宴的地点就定在了康家,参会人就是康、颜两家人,唯一的外人是席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