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康康知道老师肯定是跟爸爸汇报他打架的事情的。他想,爸爸的个子比明明爸爸个子高,手也比明明爸爸的大,要是被爸爸的手掌打一下,肯定特别的疼!
有点可怕,但是,他要坚强!一会儿爸爸要是也和明明爸爸一样生气了,要打他,他就忍着,肯定不哭!班里的小朋友们都羡慕他有个好爸爸,自己一定要假装不疼,还要跟爸爸商量下打他的时候能不能不脱裤子。
爸爸终于和老师说完话了,康康很紧张地在心里头想着该怎么跟爸爸谈判,可是爸爸脸上带着笑容,还把他抱起来摇了摇,说:“小子,长本事,会打架了?”
“爸爸,你不生气呀?”康康小心观察着爸爸的脸色,见他果然没生气,不由得一下子就笑出声了,“爸爸,你真是我的好爸爸!”
康从新哼了一声,也没说自己生气或者不生气。
爸爸不生气,可是妈妈肯定是要生气的,康康不仅得寸进尺,跟爸爸商量:“爸爸,你能不能不把我今天跟明明打架的事情告诉妈妈呀?”
康从新想了想说:“我不说可以,但是你要主动和妈妈坦白。”
康康有点失望,但还是“哦”了一声。
其实康从新没针对儿子打架这事儿说什么,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灌输给孩子的对不对。他从小是在部队长大了,很小的时候就决定好长大了要去当兵,从小就跟着哥哥们一起训练,接受狼性教育,他们打架不叫打架叫切磋,是常规操作,一个一个得都恨不能把对方打翻在地。
在他的认知中,人家打了自己孩子,自己孩子还手并且把对方打败还揍了一顿,这是必须的,总也不能让人家大不还口骂不还口,而对方先动手却挨打纯粹是活该,谁让他没实力还敢挑衅呢!
所以,康康没有错,但是他不敢因此而鼓励康康,也不敢评价他今天还手的事儿是对还是错,唯恐把孩子带偏了。他决定,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颜如许同志,她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好,他也很好奇她会怎么处理孩子的问题,会跟孩子说什么。
所以这会儿,前排司机位置的康从新完全是抱着一种好奇,以及学习的态度侧耳倾听颜如许跟康康谈话。
隔着安全座椅,颜如许抱住了康康,笑着问他:“那康康觉得自己做错了吗?你放心大胆的说,妈妈不会骂你的。”
康康胆子大起来,嘟着小嘴巴说:“妈妈,是他先动的手。我是觉得自己没做错的。我在跟其他小朋友说荷花淀,明明他根本没去过荷花淀就说荷花淀不好玩,还把我推倒了,把我屁股摔得特别疼,我疼得都想哭了。我一生气就把他也给推倒了,他还要扑过来打我,我就坐他身上了。他要是不说荷花淀不好玩我就不会跟他吵架,他要是不推我我也不推他,他要不是想打我我也不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