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再搞个大型的养殖中心。”
要不是养猪消耗的粮食多,南雁会更推崇养猪。
话说到这地步,陶然多少明白过来,“咱这项目要持续几年呢,再说了到冬天也不见得能施工,要不回头我组织一群人来养鸭?”
她没什么经济头脑不假,胜在会为人考虑。
这建筑工人没有上千人下不来,又是从部队里拉来的子弟兵,干活多辛苦,可不得让人吃好点?
吃鱼怕刺卡脖子,但吃鸭肉倒还好,顶多就是鸭肉老有点塞牙嘛。
但好歹是肉。
多添一道菜也是她们的一点心意。
“行呀,那回头我喊个人过来,教你怎么弄,我老家那边也算有这方面的经验。”
陶然笑得开心,“行嘞,那我等您喊人过来。”
南雁在这边鱼塘之间走动,溜达了一圈到了运河边上。
大运河早就断流,一百多年了。
沧城段这边倒也还好,瞧着水位充足可以通航。
“之前季主任倒是安排人疏通了运河,咱们这边倒还好。”
断流的原因也跟沧城这边没啥关系,但想要再沟通南北可就难咯,谁让北方的水资源着实匮乏呢?
南雁看到有人在运河岸边洗衣服。
这是活水,有人洗衣服还真不奇怪。
沿着运河走了一段,眼看着快中午头,陶然领着人回去。
专家和技术人员们已经到来,跟着仝远去勘测选厂址了。
“那估摸着刚好错开了。”孙国兴说了一句,看向南雁,“仝师长年轻人血气方刚,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有些坐不住。”
陶然听到这话觉得有些好笑,仝远年轻,那这位更年轻呢。
直接说坐不住就行,干嘛还带上前面那些有的没的。
南雁倒是比她想象中沉得住气,“有干劲是好事,咱们就是需要有干劲的人。”
这边陶然安排着去弄午饭,南雁则是打了几个电话。
跟红武公社那边打了个电话,赵留真听到南雁的声音险些没绷住情绪,“走的这么匆忙,咋也不说一声呢。”
她还好,刘焕金和林蓉娘俩红了眼睛,比兔子还兔子呢。
明明是好事,却这么悄无声息的走,让人担心。
“我挺好的,这边着急就没顾得上,等我过两天安顿下来就给家里写信,让我妈还有林蓉他们别着急,我好着呢。”
南雁叙旧了两句,就说起了这边养鸭的事情,赵留真倒是挺赞成,好的经验完全可以带到别地去嘛,这样一来多多少少也算有成绩。
至于推荐的养鸭能手,“要不我安排小曹过去一趟?再加个小姚怎么样?她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