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156章 遗孤

第156章 遗孤(2 / 3)

“夷吗?夷,寡人且问你,你家中可有亲人在?”

“在的。”

名为“夷”的男孩受宠若惊的回答道:“大王,夷的父亲去岁战死于鸩兹,但娘亲尚在。只是娘亲因闻父亲死讯,哀伤过度,又加上常年的积劳成疾,已经卧病于榻上……”

夷抹着眼泪,抽噎道:“医者说,娘亲的身子骨孱弱,需要好生修养,家里一时无以为继。夷只能靠着摘野菜,亲戚或左邻右舍接济以度日。”

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

只是,如夷一般的孩子在吴国并不少见,甚至比夷的身世更为凄惨。

夷至少还有娘亲在世,是单亲家庭,其余孩子,可是真正的遗孤,父母双亡而无人抚养的遗孤!

“只是这般,如何过活?”

庆忌摇摇头。

他实在无法想象,生活这样困苦的乞儿们,如何能长大成人。

或者说,是如何能顺利的长大成人?

要么自甘堕落,沦为废人祸害;要么发愤图强,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悲惨的生活,能早就日后不一样的命运。

却是极端的两个不同的命运!

庆忌于是询问左右道:“二三子,尔等可有方法,可妥善安置遗孤?”

闻言,在场的孙武、范蠡与伍子胥等大臣都不禁面面相觑,纷纷绞尽脑汁的想对策。

不多时,足智多谋的范蠡便作揖道:“大王,臣下以为,可令当地官府设一属司,收养孤儿,至其年过十五,有自食其力之能,其属司方可不必抚养之。”

相当于现代的福利院机构吗?

对于范蠡的这一构思,庆忌心中甚是赞同。

只是,以现在吴国的国力,真的能办到这一点吗?

要知道,吴国的孤儿数量可不少,抚养一个孤儿十年八年的,对于吴国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不待庆忌说话,在一侧的吴都县令伍子胥便反驳道:“大王,对于治粟内史之主张,臣以为不妥。”

“遗孤可以抚养,但不能一味地抚养!”

“必须使其劳作,勤于劳作,方能不堕其志。”

对于伍子胥的看法,庆忌亦是心中赞许。

一个人懒惰的天性多半是后天形成的!

现代的福利院机构,那多是民办的,而且有一定条件的夫妻还能收养福利院的孤儿们。

但是,在这个时代,勤于劳作的夫妻自身就儿女成群,自己养家糊口已经实属不易,如何还能再平白无故的添上一两个“累赘”?

善良的人,偶尔接济一下孤儿还行,让他们将其抚养长大,未免太过难为人了!

“伍卿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