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经济上的控制。
固然称不上真正的“控制”,但是丝绸之路每年为秦人带来的高额利润,就足以使秦国不敢轻易撕毁与吴国的盟约……
恰恰相反,秦人要维护好与吴国的关系,以避免吴国禁止与秦国通商,进行经济上的封锁!
“不知大王打算如何灭郧?”
孙武好奇的询问道。
“郧国,虽疆域不小,却是地广人稀,以我吴军现在的兵力,弹指可灭,然……”
庆忌轻笑一声道:“若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得无异乎?”
“郧人而今向寡人献上称臣之表,或可为机会,诱使郧君与寡人会盟,再一鼓而下,灭亡郧国!”
“……”
这样,是不是太过不讲武德?
好在郧国只是南方的一个方国,原来楚国的附庸国,即便吴国再不讲武德,一举灭亡郧国,谁敢多嘴?
天下早已经礼崩乐坏,吴国也被中原诸国视作蛮夷,庆忌早就不在乎那些仁义道德的虚名了。
“另外,伯噽你代寡人出使一趟秦国,告诉秦人,寡人诚邀秦伯会于少习山。”
“诺!”
伯噽当即答应下来。
吴国与秦国,固然早就在八年前订立盟约,互通有无,但是两国的国君却一直都没有碰过面,实在是一种遗憾。
为了加强与秦人的盟好关系,庆忌打算趁此机会,跟秦伯来一次会盟,以此来对付一下老牌的霸主晋国。
……
翌日,庆忌正式从郢都起兵三万,浩浩荡荡的北上,奔赴西北边陲的郧地。
郧公斗辛听闻消息,连忙赶来跟庆忌会盟。
庆忌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郧国!
为何?
因为斗辛是一个识时务的人。
在原来的历史上楚昭王熊轸一行逃往郧国。
郧公为辛,其弟有怀和巢,斗怀要杀死昭王,想要为其父报仇,被斗辛断然阻止。
辛和巢护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随国……
对待杀父仇人尚且如此,斗辛哪里有胆子,敢跟凶名昭著的吴军抗衡?
再者说,原来郧国名义上是楚国的附庸国,实际上跟吴国的一个郡差不多,地广人稀,兵微将寡……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十八年,即公元前496年,农历五月。
庆忌与秦伯在少习山进行会盟。
相较于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来的秦伯,庆忌则是早早地便来到少习山,勘察地形。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站在少习山的一处山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