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618章 吴国十九郡

第618章 吴国十九郡(2 / 3)

只是庆忌在位期间,还发明出了曲辕犁,并不断的改进生产资料,发展民生,鼓励生育,为吴国增加了不少的人口。

其余国家见状,也都有样学样的鼓励生育,于是不可避免的就出现了十多年间,天下列国的人口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景象!….

这对于庆忌而言,有利有弊。

弊端在于列国的人口过盛,吴国征服的难度加大。

好处在于,吴国一旦灭其国,得其民,就能捡现成的。

人口,古往今来都是国家的安身立命之本。

此时,吴国的版图,已经占据了华夏九州的一半,人口总数更是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

只是来不及消化,吴国的军事动员能力,未必就比得上晋国、齐国。

而且,因为疆域过于广袤的缘故,一旦晋军南下,中原诸侯联军南下,吴国的兵力会在很大程

度上,需要分散于各处城关要塞抵御……

「胶滑,宣诏!」

「诺。」

随着庆忌的大手一挥,早就准备好的中车府令胶滑,就拿出一道帛书,大声宣读道:「王诏——」

「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

「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

「殷亦三公九卿。尹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

庆忌这是要做甚?

再次改革官制吗?

不!

非也!

庆忌这是要进行一番吴国朝中的人事调动,以此来革新吏治,彰显吴国的新气象。

同时,庆忌更是为了表彰吴国劳苦功高的群臣。

在这其中,三公九卿都有较大的变动。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吴国有两套不同的「三公」,一套是荣誉性的,一套是实权性的。

太师季札、太傅老子、太保晏婴,三人的头衔原封不动,但是被庆忌赏赐各良田千亩,金五百,绸缎百匹。

这是庆忌在奖励三人在文化上,为吴国做出的突出贡献。

实权性的「三公」,莫过于大司马孙武、御史大夫伍子胥与太宰计然。

计然仍担任太宰,为百官之首,被奖励金五百,绸缎百匹,封食邑会稽一千户。

伍子胥改任大司马,被奖励金五百,绸缎百匹,封食邑郢都一千户。

之前的大司马孙武,则是被庆忌特设出一个等同于三公之官秩的「国尉」留任,与大司马伍子胥共掌军权。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孙武功勋卓着,已经是位极人臣,无从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