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648章 末位淘汰制

第648章 末位淘汰制(2 / 3)

爵位,收回土地,甚至是连坐……

土地财富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魏武卒最后随着魏国的衰落而不复存在。

秦锐士却能一直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傲视天下。

现在,吴法还不如秦法严苛,却也是在针对将士的问题上,分外的“刻薄”。

一旦触犯军法,将遭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

如“末位淘汰制”。

在攻城战中,最先登上城头的士卒被誉为“最启”,也就是第一名。

而最后进入城内的士卒则被贬称为“最殿”。

殿,也就是垫底的意思。

如果在作战冲锋时两次被评为“最殿”,就要“废”。

这不止是适用于攻城战,一般的战事也一样。

超过两次冲在后边,一旦被发现,轻则弃之不用,开除军籍,以及收回爵位、耕地,重则斩首、割鼻、刺字……

所以,吴军能一直保持最旺盛的战斗力,就在于此。

而且庆忌不需要担心土地不够赏赐给士卒,再不济,国家也能通过各种各样的举措,让士兵犯法,然后收回士兵的爵位、耕地。

这一来二去的,损失的只是士兵的利益。

好似在一场赌博中,国家坐庄,其余的闲家可以得到蝇头小利,但是独占鳌头的,绝对是庄家!

于是,在庆忌的授意下,伍子胥、孙武等将领,便开始着手组建武卒部队。

三万武卒的编制,会从吴国的三十万常备军当中选取出来。

武卒的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为基本的作战单位,类似的一个团。

需要打战的时候再灵活编制,设将军一人指挥。

这种编制,充分体现了武卒的指挥系统在作战中的灵活性,能达到如脑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样。

即便是战败,也是可以迅速的组建军阵。

不管各军队士兵是否相识,在这种各级将官存在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组合起来……

跟吴军现在的军制,基本上相差不大。

这些军事基本素质较高的士兵都要进行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单兵技艺训练、阵法训练、编队训练以及联络记号训练等。

在训练中,伍子胥和孙武等将领还特别注重发挥军事骨干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

这使全军的素质迅速得到提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