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664章 废止人殉之制

第664章 废止人殉之制(2 / 3)

庆忌自有主张?

他们不得而知。

不过,在早年,庆忌就曾经跟他们说起过人殉制度的危害,以及不人道。

可想而知的是,庆忌早就有心废止人殉制度,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行为,每次殉多少人,并无具体执行标准,但有一个大概。

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

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春秋末期和战国开始式微,汉代以后基本绝迹。

真的吗?

非也。

国家产生以后,人殉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

商朝可谓是最为“敬天法祖”的一个朝代,上至帝王,下到黎庶,都分外的迷信。

这就导致王公大夫一死,被殉葬内侍、宠妾、婢女、护卫、杂役等身份的人,不知凡几。

汉代以后,人殉之制只是“式微”,而不是没有。

因为那个时候,殉葬已经披上了“自愿”的外衣。

至唐时,人殉很少发生,但仍然存在。

隋末的杜伏威造反,与隋兵战,“所获赀财,皆以赏军士,有战死者,以其妻妾殉葬……”杜伏威降唐后被封为吴王。

人殉在辽金时期死灰复燃,又流行了近七百年。

元代大肆鼓励民间殉葬行为,朱元章开明代殉葬恶例。

到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用定法的形式将殉葬扩展到全国上下。

康熙年间,普遍存在的“八旗以奴仆殉葬”的制度才被禁止。

但是,康麻子一方面明令废除殉葬制,另一方面又在实际行动上大力表彰妻妾“自愿”殉死的举动。

民间各地官府表扬妻妾殉夫,称她们为“烈女”、“节妇”,并修书、立牌坊。

故终清之世,实际上人殉制并未彻底根除!

对于这样的人殉制度,庆忌是深恶痛绝的。

一方面,庆忌认为人殉制度过于野蛮、残忍,不合人道。

另一方面,则是人殉制度会让国家的人口有所减少,于社稷不利,不值得提倡,理应废止。

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

庆忌选择相信,有。

因为在这个时代,庆忌敢于声称没有鬼神的存在,就是属于异端邪说,将自己推到了与天下人的对立面……

但是,他要如何反驳这些大臣歪理邪说?

亲自下场吗?

庆忌不自觉的将目光,放在了一向能言善辩的范蠡身上。

范蠡见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