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公主监国,你来主政过个十几年这大明还不是你的天下,那时候你就是想篡夺又有何人能制?”
徐弘基冷笑道。
张国维的东林党可以接受,但他们却无法接受,因为他们还是什么都没得到,公主监国杨庆肯定主政,然后本来就是这家伙提出的新政肯定还会继续,他们不但什么没得到,而且该损失的还得损失,这一点明显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倒是一旁的马士英没有说话。
这对马士英这些与勋贵结盟的非东林系官员影响不大,新政的确会给他们带来损失,但还不至于让马士英选择和杨庆翻脸,毕竟这个是有办法弥补的,如果东林党能够忍下,他也一样能够忍下,而且朝廷财政增加意味着什么没人比他更清楚。
所以马士英已经动摇。
但徐弘基为首的勋贵是真没有退缩的余地了,他们退缩就意味着被彻底打回原形再也没有翻身机会,而且以后还得面对杨庆的清算,他们不是东林党身后有庞大的江南士绅势力在支撑,他们有的无非就是头顶的那些招牌而已。
“魏国公,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杨庆很干脆地说。
“忠勇伯也想杀老夫吗?”
徐弘基冷笑道。
“我杀人没有一万几千总是有,再多一个又有何妨?”
杨庆说道。
“忠勇伯能杀老夫,难道能杀尽天下忠义之士?需知这大明皇宫还不是你杨庆的,这南京城同样不是你杨庆的,这大明江山更不是你杨庆的,天下忠义之士你是杀不尽的,老夫有太祖铁券,与国同休,断不能容尔等逆臣肆意妄为!”
徐弘基色厉内荏地说。
其实不只是他,刚刚死的赵之龙也有铁券,明朝铁券发的可不少,趴地上不敢动的猪头朱国弼也有。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既然魏国公说天下人,那我就让你看看天下人的态度,天下太大时间的确来不及了,咱们就以南京城做标准,锦衣卫!”
杨庆说道。
外面守卫的一名锦衣卫军官立刻进来。
“传令,京营所有营旅主官全部进宫到奉天殿前等候,再于普通士兵中挑一百人,另外到城内和城外以士农工商四民为限,每业找一百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找,在南京城内找的沿街道走,走一里找一个,直到每业找齐五十人,在南京城外的以外垣为限同样随意走,走一里找一个,同样以每业找齐五十人为限,把这些人全都带到宫里集中于奉天殿前。至于诸位就先留在这里吧!从现在起皇宫除出去找人的锦衣卫其他任何人不得出去,你们不是说天下人吗?那咱们今天就将此事交由天下人决定,如果四民及军卒愿意公主监国,那谁再敢反对就别怪我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