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护国公> 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

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4 / 5)

过了持续五年战争后,剩下的也不会超过两百万了。

而他们那里本来就是油菜产区。

实际上这东西几乎就没有什么产区限制,跟地瓜一样顽强。

那么正好可以去种油菜。

打着援助李家的幌子,让大明商人到朝鲜去,然后利用那些荒地使用阉倭奴种植油菜,打出的油料就近运到江南销售,正好可以试验倭奴。而且可以增加对朝鲜的人口渗透,同样也是繁荣朝鲜经济,如果这种方式试验好了,以后还可以向未来东北的光复区推广,黑土地那也同样是油菜的主产区。

至于倭奴吃什么?

那个好办啦!

虽然发酵菜籽饼喂他们有点过于丧心病狂,但田间地头多栽点地瓜也就解决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东北的土地了。否则他还很难恢复向东北移民,毕竟原本历史上闯关东是被逼得没办法,但这个时代短期内很难有闯关东的推动力。如果打着支援朝鲜经济建设的旗号,先鼓动商人跑去搞油菜种植园,然后对他们进行政府补贴,让他们以廉价的补贴油料冲击南方的不补贴油料。

后者的种植面积自然会减少。

同样这种种植业的利润又会推动商人扩大种植面积,只要补贴区扩大到东北,他们自然会向那里扩展。

朱元璋的盐业制度,其实就是同样的性质,只不过他是以盐引的利润为补贴,推动盐商在边疆种植无利润的土地就近供应军队。这种制度如果坚持下去,也就不会有后来大明的那一堆烂事了,但可惜后人有意无意的给他玩坏了。现在杨庆想让人去东北忍受寒冷,那么同样必须得补贴,只不过他比朱元璋有钱,他不需要那么扣扣索索,可以玩得更粗暴。

具体很好操作,在牛庄码头上看好了,运出一桶菜籽油给货主加一元补贴,不用十年他就能让江浙的春天里再也看不到一片油菜花海。

然后江浙的粮食产量增加。

这增加的粮食又满足城市化造成的粮食需求增加。

说到底这个寒冷的时代里,想提供粮食只能依赖南方的土地,然后以南方的粮食支撑北方经济作物,想在北方继续过去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维持下去,但经济作物却可以,也就是大型种植园化。比如未来在河北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从外界运输粮食补棉农的粮食产量不足,这些棉花再支撑江南人口稠密区的纺织业。后者以纺织业倾销赚取利润养活更强大的军队打开一个个市场,从这些地方继续掠夺粮食补给国内……

的确就是掠夺。

什么方式不重要,是直接的武力抢夺也罢,和东南亚印度王公勾结商业掠夺也罢,殖民地种植园也罢,总之就是最大限度向国内运输粮食。

然后维持这种南方粮仓兼工商业基地,北方种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