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线,产生了别样的效果。。
舞台特效在此刻浮现,你能看到繁星点点的夜空,以及空中的明月。
童树继续歌唱这:
“【人如天上的明月,是不可拥有。
情如曲过只遗留,无可挽救再分别。
为何只是失望,填密我的空虚。
这晚夜没有吻别。】”
优美的词,优美的曲,优美的声线。
不少观众都有了沉浸式的体验。
而对于粤省的观众而言,无疑是一场视听盛宴。
“哇!好久没听到这么好听的粤语新歌了!”
“童树唱粤语歌很有味道啊!”
“爱了爱了!这首歌还是很有感觉的!”
“这首歌我下定了!”
“啊,他发音好标准啊!”
“他就是粤省人啊.......”
而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他们只觉得童树和骆墨是艺高人胆大。
偏偏这首歌就是好听,就是能让人爱上。
有些歌曲,是那种乍一听不怎么样,然后越听越好听的类型。
而有些歌曲,听一遍就能让人喜欢上。
从竞技类综艺的角度考虑,无疑是后者更利于参赛!
只听此刻的童树,已经把音调给微微抬高了。
“【仍在说永久,想不到是借口。
从未意会要分手。】”
并没有过多的炫技,偏偏让人沉醉其中。
要知道,这首歌可是在港岛乐坛的黄金时代,一路流行至今的经典曲目。
——经典,永不过时。
歌曲的副歌部分,也在此刻到来了。
“【当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占有。
她似这月儿,仍然是不开口。
提琴独奏独奏着,明月半倚深秋。
我的牵挂,我的渴望,
直至以后。】”
整首歌a段部分的音,都不高。
对于有着【海妖】之称的童树而言,难度系数并不大。
这首歌难以演绎的,是情感。
就好比《中国好声音》时期,很多人爱听陈乐基的翻唱版本,是觉得听了个爽,因为他的改编版,音更高,更酣畅淋漓。
很多人更偏爱原唱,则是因为情绪的饱满。
从歌曲的题材来看,这首歌叫《月半小夜曲》,本质上就该是一首安静而又深情的歌。
此时,歌曲来到了间奏部分。
很多观众开始抽空玩梗了。
“骆墨唱《夜曲》,童树唱《小夜曲》,不愧是亲儿子。”
“童树,妈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