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还要用放大镜?”
“我的意思是……你看看模型精度。”唐教授用手指了指CAD页面。
潘教授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虽然看到了一串零,但当看到后面的nm单位时,他眼童瞬间一缩!
“两毫米?”
“差不多,所以你懂我的意思。”唐教授悠悠道:“虽然是拜托你做一下实验,而且也要在等比放大的模式下进行。但一旦验证成功,设计可行,你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潘教授瞬间吸了一口凉气。
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光量子计算机……虽然国内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堪称先进,但就光量子计算机本身,或者本体而言,它依旧属于实验室工程。
非得比喻的话,它就类似于早期的晶体管计算机。
就要占一间屋子的那种。
这样的量子计算机,想要实现商用化……任重道远。
而眼前的粒子约束阱……
理论上,它可以把量子计算机缩小到一个手提箱的大小!
“你想要什么你直接说!”潘教授头也不抬,直接道。
“现在说商业化肯定太早,而且谈钱伤感情。”唐教授笑眯眯地道:“这样,搞出来了,我要一台。”
潘教授瞬间抬头:“疯了吧,你不知道弄这个多麻烦?”
“你不知道这个多值钱?”唐教授一点也不生气,指着屏幕。
“……那你来做?”
“我要能做会麻烦你么?潘院士,胸怀啊。”唐教授不停眨眼:“考虑考虑。”
“现在还一点谱都没有,我怎么考虑?鸡都没有,你抓一把饲料给我,你就问我要蛋了?”
“潘老板。”唐教授笑道:“这可是让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进入千家万户的设计啊。”
听到这里,潘教授便再次抬起头来,缓缓叹了口气:“老唐,就算能走出实验室,现在谈取代经典计算机还是早了一点。量子计算机……你又不是不懂,路走起来很难的。”
“听到没有?”唐教授抬头望向叶铭:“这就是咱们搞量子计算机专家的心里话,你在外面绝对听不到。”
叶铭:“……”
潘教授微微一怔,他看了一眼叶铭,又望向唐教授,微微皱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位小伙子,很想把量子计算运用到经典场景中来。”
潘教授便看着叶铭,很是宽厚的一笑:“叶铭,这个愿景很好。但……”
说着潘教授指着图纸:“就算我们能配合着改进技术,把整个量子电路浓缩到与之匹配的程度,但现在纠缠的上限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