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分好奇。
“今天中午的水煮鱼太辣了?”
“……没有,别管我,我现在有点烦躁。”叶铭挥了挥手,从显示器收回视线。
四张图纸中,最宝贵的应该就是《核力介入设计》——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这的确是在干“中子星”。
或者说,造中子星。
但里面的好多技术叶铭都不知道不说,就算公式也看不太明白——就好像一个中学生看粒子基本模型的那种感觉。
他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他娘的就是四力一统之后,还触碰了维度的技术。
不然按照他现在的理论水准,又怎么可能看不懂?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个,其实还没什么。
其余三张里,真正有用的,且又大用,其实是引力场设计——有了这个,就意味着人类可以长时间地在太空生存。
只是……怎么说呢,这个技术,其实有点浪费了。
因为叶铭过去几个月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约束阱的继续研究,特别是在请教了霍来恩教授在希尔伯特空间的诸多问题之后,他其实已经有点摸到了基于约束阱的引力场装置的门槛。
而这个引力生成装置,原理和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就相当于……一道20分的难题,他马上就要做出来了。
结果老师跑上台说:“同学们,那道20分的大题没做出来吧?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何沫一阵无语:“那你半小时后心情能好一点吗?”
叶铭抬头望向她:“有事吗?”
“潘院士要过来了。”
叶铭微微一怔,他下意识望向手机:“怎么没给我电话?”
“助手联系我的,估计知道你每天中午要休息,不打扰你呗。”何沫笑了起来:“而且他也只是顺路过来看看工地怎么样了。”
叶铭便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他其实还是有点觉得对不起老潘的——因为随着量子计算机因为约束阱而来了一场大提速之后,这短短的一两年时间,要把量子计算机进行经典化的诸多猜测都被提了出来,尝试也做了不少。
但越是尝试,大家便越是有点感觉到“绝望”。
甚至就算前阵子硅谷那边召开的量子计算机大会,马斯克就公然表示,超级ai加量子计算机才是未来。
这句话传到社交媒体后,世界一片哗然。
叶铭没关注国外群众怎么想,反正国内群众是特别开心。
因为集智科技这两方面都具备。
再加上叶铭也在各种公开场合不断表示,艾塔会完美利用量子计算机的算力……
这样一来,国内搞量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