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还有人更清楚。”
这还知晓的不多?要点脸行吗?
难不成还要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陈家村做线穗的都是七仙女?
杜琢觉得自己一腔热血喂了狗,不过冷静下来,宋羡此举何尝不是让他对镇州等地有些了解。
至少宋羡治下的镇州和赵州与从前不同了。
将来举兵需要军资,不能让百姓赋税太过繁重,要打仗,也要维持百姓生计。
杜琢看向宋羡:“我卖了。”
宋羡扬起眉毛。
杜琢想了想道:“将羊毛卖给镇州陈家村做线穗,既然陈家村做的好,不如帮衬一下西北。”
宋羡眼睛一亮:“大人真能如此?若不然再去前面看看。”
再听一顿褒奖?宋羡还没有炫够?
杜琢觉得自己若是迟疑,宋羡真的会这样做,于是斩钉截铁:“就这样吧!”
宋羡道:“不过具体细节,我做不了主。”
杜琢盯着宋羡。
宋羡道:“府衙不与百姓争利,这些都是镇州商贾自己做的事,羊毛多少钱入,要在哪里做线穗,都需要陈家村的人与西北商队的管事商议。
杜节度使可以放心,我们镇州的商贾一向诚信,绝不会任意要价,只有双方得利,才是好买卖。”
杜琢听到这话,不禁一笑,刚想要从心底夸赞宋羡。
宋羡道:“我们去前面的茶楼坐坐,里面有人说书,提及春天的时疫……”
第二百五十三章 挂念
宫中。
皇帝将手里的奏折放在御案上,身边的内侍将茶碗递过来。
皇帝润了润嗓子才道:“他们去哪里了?”
内侍道:“宋指挥使和杜节度使两位大人在街面上转悠呢,先去了针线铺子,又去了茶楼、笔墨铺子和药铺、铁匠铺。
天黑之前,赶着去了趟京中的官药局。”
皇帝抬起头:“这些地方?”
内侍应声。
皇帝微微皱眉:“是不是发现有人跟着?”
内侍道:“两位大人去的,都是卖镇州货物的地方,至于茶楼……有人说书,刚好说到春天的时疫。”
皇帝仔细想了想,忽然一笑:“镇州的货物有那么多?”
内侍才道皇上会问,特意打听了:“有线穗、纸张、药材还有风匣子,都是些小物件儿,不过听说卖得不错,算是镇州百姓除了农物之外主要的生计。”
皇帝微微扬眉:“春耕之后,户部呈上来奏折,预计北方不少地方都能按时交赋税,看来这话是有所凭据。”
皇帝说完这话又抿了一口茶:“他们两个人怎么样?”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