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内部问题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内部问题(2 / 3)

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半点影响。

因为这样的事情,不仅会发生在刘备集团。

曹魏、江东……乃至关中、辽东,也都会出现。

换句话来说,这个时代的精锐士卒,本来所指的就是地主、豪强的子弟。

再直接一点来说就是,到了战场之上,往往只有他们拼命作战。

至于剩下的?

那叫徭役!

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说的就是这些人。

然后,问题也就来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就算是曹操赢了,又能怎么样呢?

或者说,就算是曹操赢了,说不定他们还更好了呢?

事实上来说,对于他们来说,投降的够快才是最要紧的。

因为只有他们投降的够快,他们才能突破百人长这个限制,进而冲到另外一个阶层。

也就是领兵二百,被称之为军侯的曲长。

其实从军侯这个称呼,就已经能够看出来一些东西了。

毕竟,什么叫军侯?

军中之侯。

侯是什么?

世袭罔替!

没错。

以曲长这个位置来说,只要天下不出现太大的变化,几乎都是世袭罔替。

而屯长,也就是百人长这一级别而言,却是不太可能实现世袭罔替的。

为什么?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麻烦。

总的来说,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了。

一般而言,一个曲,也就是两个屯的兵力,往往都是从一个县征召而来的。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县当中出了两百名兵员,那这两百人则必然会被编到一起。

这其中的原因有二。

一是便于指挥,二是更上面一层不能被打乱……或者说,军队构成就算再怎么复杂,也都不能影响到军司马这一级别,不然的话,军队的战斗力都是要被打一个折扣的。

为什么?

俩字:制衡。

更进一步来说,汉朝军制往往都是两个曲为一部,由军司马统帅。

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军司马必须要能制衡下面的两个曲长,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够领好一部兵马。

或者说是帮着校尉领好这一部、两曲、四百人。

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

没错。

汉朝作战的时候,往往都是以校尉为主力的。

而一个校尉,多的时候领五部,也就是两千人;少时则领三部、四部,也就是一千来号人,或者两部八百人。

然后问题也就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