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离开沂州(2 / 3)

于能抬头挺胸走在大街上,得到的是尊重,不再是鄙夷,常家被提及,也不再是骂名了。

“常先生。”这时,一个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常遇看着她。

“秋月姑娘。”

当初,他昏倒在街上,被夫人所救,便是秋月照顾他,这一情分他都记着。

“常先生,对不起啊。”秋月扭捏道,为当初自己对常遇的态度道歉。

她当初知道常遇是常家人后,就很不友好,认为常遇是坏人,夫人说好人坏人,不能简单论之,那时她不懂,现在她明白了,常先生虽然姓常,但是常先生却是好人!

多亏常先生,解决了水患,她和她的家人才有好日子过。

“没关系。”常遇道。

当初,大家对他态度都是如此,也是人之常情,他不在意。

秋月咬着唇,脸泛红,纠结片刻,还是将手里的一个布包递给了常遇。

“常先生,这给您。”

“这是什么?”常遇没有接。

“您收着就行。”

秋月将那布包塞到了常遇的怀里,转身就跑走了。

“小心……”

常遇看着秋月要撞上一棵树,连忙叫道。

然而为时已晚,秋月已经撞了上去。

常遇想上去扶她,秋月已经绕开那棵树,很快跑远了。

常遇只能顿在原地,有些好笑:“真是个笨丫头。”

常遇打开那布包,便发现里面是一双鞋。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上,鞋头破开了一个洞,脚趾头都露出半个。

他一直很忙,根本就没注意到自己的鞋破了,秋月送的鞋,可谓雪中送炭。

他看着秋月离去的方向,露出一抹笑。

“谢谢。”

常遇继续往前走,走到一间宅子前。

那宅子许久没人住,已经有些荒废了,门口长了许多草。

常遇弯下腰,将那些草拔掉,然后将那歪掉的门匾扶正。

门匾上的字不太清晰,隐约可以分辨出一个‘宋’字。

常遇看着那门匾。

这便是宋老当年在河谷县的住处。

宋老孑然一生,无妻无子,专注于治水。

常遇的目光落在门口的一棵树上,当年,他和老师便是坐在这棵树下。

师父侃侃而谈,说要治理沂州水患,想要看到沂州百姓过上好日子,慷慨激昂,期盼着那一日。

可惜,师父至死都没有看到。

常遇走到那棵树下,坐下。

“师父,您未完成之事,学生帮您完成了。您在天之灵,应该看到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