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顾奶奶是给顾爷爷做的,屈氏是给顾老二做的,杜嬷嬷给顾奶奶打下手。
她们一边做衣服,一边看着姐弟三人。倒是屈氏道:“那四方桌有些重,你弟弟哪搬得动,我来给你们搬。”说着,她把手中的东西放篮子里,去把那张四方桌搬了出来。
顾灵:“我昨日回来的时候买了纸笔墨,今日教你们念书识字。”
顾森:“……”他现在能借口出去吗?
顾灵从小挎包里拿出一把铜板,等屈氏把四方桌搬出来之后,她非常豪气的往桌子上一拍:“你们认识一个字,我就奖励一个铜板。”
屈氏耳边满是铜板响当当的声音,她眼睛往铜板处瞟了瞟,闺女拿出的这一把铜板,得有二十多文,可真豪气。屈氏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灵儿啊,你看,娘也跟着念书识字怎么样?一个字一个铜板?”
顾奶奶听见了,差点没把中午吃下去的饭给吐出来。她刚要骂,就听见她家乖宝道:“真的吗?娘您太好学了,如果私塾里的夫子和同窗知道我有这么上进和好学的娘,一定会羡慕我、会夸我的。”
屈氏一听,顿时高兴了:“真的吗?啊哟,娘就是上进,谁叫我是你的娘呢?”
顾灵拍着胸膛保证:“当然了,我现在是私塾里的学生,我们家怎么说也是耕读人家,如果两个弟弟和娘都跟着识字了,说不得以后就会变成书香门第人家了。旁人提起我们桃水村顾家,都不得夸一句,顾家哦,每个人都认识字,厉害着呢。再说了,你闺女可是一幅画能卖三十两银子的人,我的娘亲,能不识字吗?不过娘,您是大人了,不能跟弟弟们一样一个字一个铜板,我觉得您一个字得两个铜板,您看怎么样?”
顾灵心里其实笑死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能引得屈氏主动来识字。对于这种有上进心的人,不管她是不是冲着铜板来的,顾灵都很乐意教的。古代女子本来就吃亏,能让屈氏多认识一些字,也是挺好的。
“嗯哼……”顾奶奶咳嗽了一声,“作为乖宝的奶奶,我觉得我也应该念书识字。”他们家乖宝是读书人了,读书人的奶奶如果也是读书人,那才好听呢。旁人说起来:
这个顾老太厉害了,现在也认识字了。
顾灵是读书人、顾老太也是读书人,一门双读书人。
没有想到顾老太年纪大了,还能念书识字,果然是顾灵的奶奶,有福气啊。
说不定几年后到了地下,遇见顾家和崔家的列祖列宗,也能得一声夸。比如:
顾家列祖列宗:咱们老顾家的这些儿媳妇里,就崔氏选的最好了。自己是读书人,孙女也是读书人,虽然生的儿子没出息,但是为我们顾家生了一个好孙女。
顾家列祖列宗:可不是嘛,咱们顾家人都不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