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着很多人的发达核心星球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一些专门的生产星球产生的毒害垃圾,一起运输过来,进行矿坑填充当然,垃圾处理这件事,是收费项目,是矿场主除了人力开采之外的第二份微薄的收益。
说白了,废弃的矿星,往往被用作垃圾场。
93%的临界值,则是证明,这颗星球作为矿星的寿命,也已经到达了临界点,再接下来,它就会变成一颗彻头彻尾的垃圾星,被废弃后,彻底离开那些矿场主的视野
而现在,矿场主已经随时可能离开这颗星球。
矿石的人工开采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而这也是季予怀受伤没有参加采矿,也无人在意的缘故。
底层矿工面前的,已经是最后一个矿洞了。
而在信息几乎隔绝、周围只充斥着一样迷茫的底层矿工的环境下,甚至不需要专门的愚民政策,未知,便足够让所有人疲惫而麻木的继续着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周而复始。
对于这时候的季予怀来说,这是一个极为荒谬的世界。
一边是星际时代,各种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宇宙飞船、科技设备,哪怕是垃圾场堆积的废弃品残骸,都透着科技的底蕴。另一边,荒星、矿工、人口买卖、星际垃圾场,每一个词条,却又都透着奴隶贸易、人口买卖的意味。
在这颗矿星上的底层人们和真正的星际社会,似乎直接被人为的区分开来,整个世界,都透出一种荒谬到了极点的割裂感。
人的思想很难不被周围的环境所裹挟。
矿星上的这些矿工和奴隶,则是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星际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写照。
季予怀从来没有哪一刻这样清楚的意识到,在没有人打破这个固有的环境之前,所有人的思想都是蒙昧无知的。这不是矿工们的错,而是他们遭遇的最大的灾难。
曾经被他视为老生常谈的学习和思考本身,对于矿星上的人来说,却是却显得极为遥远。
他们的思维被局限在用自己的体力去开采更多的矿石,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就仿佛,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活下来的,在一潭死水的环境下,很难有人想要去打破、去改变什么。
季予怀的自我认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和周围人的格格不入。
他混迹在那些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些苦难而麻木的矿工和奴隶之中,从捡拾垃圾开始,接触到一些废弃星际物品中的少量信息,学习使用最基础的器械,学习一些估计和核心星球上的居民来说早就过时的常识,了解周围的环境,并慢慢的为了推翻这个矿星的压迫和统治做计划。
矿星上只有极少数的农业资源,毕竟,填充了各种工业垃圾的矿洞,常常会带有大量的毒副作用,以至于,周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