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从绘画开始的东京生活> 第四零四章.《千与千寻》(4000字)

第四零四章.《千与千寻》(4000字)(4 / 5)

两个星期画出漫画原稿,《半泽直树》只用了一星期就画出漫画原稿这就是我的根据。”

细川小春很平静地回答两人的问题:“东野老师的故事创作能力每次都能让我大吃一惊。”

听到这里,濑尾大悟他们都有些失声了。

两个星期画出《非自然死亡》这种国民级作品?

一星期画出现在大火的《半泽直树》?

不是东野司画漫画难不成都不用打草稿思考的吗?

众所周知,一个漫画家完结一部连载漫画后,通常都要经历几月或者半年、一年等等的构思,然后才能拿出下一部作品。

东野司这跨度未免也太大了吧?

一个月都不要?直接就按照星期为单位?而且还越来越短?

这实在是

濑尾大悟与矢野龙一对视一眼,原本坚定的想法已经有点动摇了。

如果真有这种剧情构思能力的话

指不定东野司真能一个晚上将原创动画剧本给写出来?

三人都有些好奇了。

东野老师

到底行不行呢?

东野司显然不会读心术,自然也不明白濑尾大悟与矢野龙一正在想些什么。

他只是静心一会儿,随后便打开电脑。

在电脑文档上面敲下了标题。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看着这一长串的日语字符,或许会有人不知道这动画电影的名字。

但若是提到它的中文译名,估计就有不少人知道了。

这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或许很多人都发现了,这标题比起上面的日语标题来讲要简洁不少。

这是因为中文翻译并没有将‘神隐’这个词语给翻译进去。

东野司认为中文版译名把‘神隐’去掉,估计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大概是因为天朝那边并不理解‘神隐’这个词。

而如果把标题直译成“千与千寻的神秘消失”也感觉差一些,失去了原本的文化意义,多了些悬疑的意思,念着也不顺口。

不过入乡随俗,所以东野司想了想,还是就这样保持了原作标题——《千与千寻》。

而一提到《千与千寻》,大概就会有人想到它那些接踵而至的荣誉。

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日本电影史第一,最卖座的动画电影

在东野司前世,《千与千寻》以三百零一亿日圆的票房,足足霸占了日本票房第一长达十九年,直到后面《鬼灭之刃》剧场版上映,才将它从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

足足十九年。

整个日本都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