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之内,人人自危,一不小心说错话就可能会迎来杀头之罪。 听说过“白色恐怖”吗?意思是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 或者说,“白色恐怖”从四·一二开始,在八七会议后,中/共已开始将“白色恐怖”指向整个果党统治,各地各革/命组织已习惯使用该词来形容行为的残暴疯狂性。 这封锁手段厉害之处在于,不仅把国内错综复杂的不同势力压了回去,明面是军统和国统上的纷斗,底下暗藏云涌着什么东西,分量有多大,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而且,在抗战胜利后,日/本人屁滚尿流地被赶出去了,针对华夏将来的局势走向,各国间谍进行了激烈的情报战,信息战,尤其是美苏两个大头争夺的更为强势。 “好有耐心哟。”同龄人林霖指指她手里的苹果,“换做是我,决不可能讲这么多次!” 阿桃负责英文课讲授,林霖教国语的。 总得先让小孩子们识字,认识汉字后,才能断断续续的被灌输双语的概念。 噢,现在还没有汉语拼音方案,推行的是一套注音字母符号表,由24个声母符号,16个韵母符号组成。它的特点是字母全部都是笔画简单的古汉字,音节的拼写采用声、介、韵3拼法,声调则另加标记。 比如ㄅ ㄆ ㄇ ㄈ 万对应的是。 b p m f v。 好难的。 她还是死记硬背了一段时间,才不让自己表示出文盲的倾向。 教外语的,中文注音字母符号都不会,太丢人了。 林霖等着上下一节课,她半开玩笑的讲,“不过你真的是留洋回来的?” 她讲吴方言,吴侬软语一词来形容吴地人讲话轻软柔美的,但是阿桃目睹了林霖被人骂了之后,用连珠炮的霸气把人骂哭的。 吴侬软语,有时候一点也不软? 阿桃:“啊是吧,我也感觉我土里土气的。” 小姑娘收拾好教案,课本和题,“本地姑娘都比我开放的多啦!” 走在路上,各种各样的新潮打扮让人看花了眼。 东洋风,西洋风衣物混搭着她们喷射出或青春或成熟的风格,流光溢彩的笑容呈现在姑娘们脸上。 两个人交谈的声音不大不小,她们没有办公室,连学生都是上一波学完下一波来,只有教室是固定的。 “这话说得,”隔着大老远,一道清朗的声调扬起,隐隐约约有不赞同之意,“什么土不土,洋不洋气的。” “如果按打扮分人的话,我这种不爱打扮的,是不是低人一等?” “来接我下班啦?” 安东尼奥走过来,手里是一包打包好的糕点。 “喏,小小姐今日份的糕点,”他提起来示意,“海棠糕,蝴蝶酥,还有我自己做的南瓜紫米小点心。” “好好好,那得赶紧吃。” 不知道林霖有没有听到青年的话,阿桃马上把人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