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草原之风(1 / 5)

第五章草原之风时光的淘洗剥去大量的历史沉渣,同时又积淀出一批珍贵的文化遗珠。对一个民族来说,那些闪耀的珠光就是这个民族的鲜明特色。你看,一条美丽的“哈达”牵系诚挚的情意,一座古朴的敖包寄托人们的祝福,那达慕盛会激起了全民狂欢,白月节又预示着新的丰收之年。那洁白如云的蒙古包、宽袍大袖的蒙古袍、雕饰精美的蒙古刀、营养美味的奶制品,均从衣食住行上反映了古代先辈们的生活智慧。一个民族的浓郁特色,便从这点点滴滴中闪现出来。传统美食就像人生处处有惊喜,无论是在人潮汹涌的都市、偏僻荒凉的郊外,还是清新如画的乡村、日光充足的高原,一样可能出现令人齿颊留香的美味食物——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品尝来自蒙古的传统美食,去领略那独特醉人的草原风情。◎经典的白食奶制品是蒙古牧区的传统食品。蒙古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着吉祥与纯洁,因此称奶制品为“白食”,也就是蒙古语中的“查干伊德”。蒙古的奶制品种类很多,如酸奶、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渣、奶糕等。酸奶在蒙古语里叫“塔日嘎”,由鲜奶经过一段时间发酵而成,味道酸香适度有助于消化,是老少咸宜的一种美食。蒙古族日常小吃黄油在蒙古语里叫“沙日陶希”,因其耐饿、耐储藏而成为蒙古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日常食物。他们喜欢在夏、秋两季使用传统方法制作黄油:先将鲜奶倒入发酵桶内,搅拌后等待发酵,然后捞出浮在上面的脂肪和蛋白,过滤掉渣子,放入铁锅一边加热,一边不断搅动,待颜色变得微黄,取出冷却即成。黄油可以说是鲜奶的精华,不但富含营养,还有安神明目、延年益寿的功能。人们把制作黄油剩下的沉淀物捏成小块晾干,为其取名“酥奶渣”。左右会自然凝结而成。奶豆腐在蒙古语里叫“阿若勒”或“胡乳^达”,是牧民们最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它的制作方法在不同的地方略有不同。最常见的方法是将鲜奶倒入容器内,放几天待其自然发酵、凝结,然后倒入锅内用温火加热,不停搅拌分离出乳^清,等到凝固成稠粥状后,再倒入木模,于阴凉通风处晾晒即成。人们喜欢把奶豆腐晒成奶干,这样既容易保存又保留了丰富的营养。◎喷香的肉食奶皮子在蒙古语里叫“乌日莫”。中国元朝《饮膳正要》中有一段记载:“奶皮子属性清凉,有健心清肺、止渴防咳等功能。”同黄油一样,奶皮子也在夏、秋两季制作,人们将鲜奶倒入锅内用温水煨煮,待将沸时搅拌,令奶生沫浮于表面,同时点些鲜奶,使奶汁中的脂肪凝结成一层黄色皮,再将皮取出,自然冷却即成。此外,还有一种制法,可将鲜奶放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室内,经过7~8小时肉食是蒙古人的主要食物,如手把肉、烤全羊、煮全羊、腊肉、卵石焖肉、蒙古八珍等,都是当地很受欢迎的菜肴。奶茶蒙古人经常饮用砖茶和奶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