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惮于他的影响力,决定在1896年12月30日凌晨以“非法结社和文字煽动叛乱罪”在马尼拉将其处死。他与未婚妻约瑟芬·卜雷肯在刑场上举行了婚礼,连执刑的士兵都为他们落下了悲怆的眼泪。在临刑前,黎刹在牢狱之中写下了绝命诗,让前来探监的妹妹特立妮带出监狱。这首黎刹用生命写成的不朽诗篇《永别了,我的祖国》字字如泣,句句豪迈,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展示了黎刹为祖国宁可断头颅、洒热血的豪迈气概。何塞·黎刹的未婚妻约瑟芬像黎刹的死让菲律宾人民认识到除了推翻殖民统治,别无选择。在他去世两年后,西班牙统治被推翻,又经过数十年的抗美、抗日斗争,菲律宾终于在1946年宣布独立,成为菲律宾共和国。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菲律宾政府在黎刹就义的地方修建了黎刹公园,立法确定他牺牲的日子为“黎刹纪念日”。“卡迪普南之父”博尼法西奥虽然出身于普通家庭,但他却影响了菲律宾近代史,成为推动菲律宾社会进步的重要人物。博尼法西奥从社会底层而生,深知下层百姓的苦难与希望,为了下层人民而奋斗终生,虽然死于同胞的屠刀,但他不息的奋斗精神永远值得缅怀。◎自强不息博尼法西奥像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奥于1863年11月30日出生于马尼拉省唐多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母生活于社会底层,只能让他读几年书。更加悲惨的是,在博尼法西奥14岁的时候,父母就留下了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双双亡故,这个少年不得不肩负起沉重的家庭负担,而苦难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强。从小就成为家庭支柱,让博尼法西奥显得更有责任和担当。为了养活一家人,他辛勤劳作,做过贩卖纸扇、竹杖的小贩,也当过推销员和仓库看守人,此外他还做过广告员、办事员等形形色色的工作。即便如此,博尼法西奥依旧保持了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总是在工作之余坐在煤油灯下阅读,其中菲律宾独立运动领袖何塞·黎刹的著作、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都对博尼法西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他开始认识到菲律宾社会的弊病,了解了法国革命的人权论。而来自社会底层的博尼法西奥深知劳动人民的痛苦,促使他更加努力去思考如何让菲律宾人民摆脱苦难和被奴役的命运。在博尼法西奥青年时代,菲律宾改良主义思想盛行,他密切关注《团结报》等刊物,深受黎刹、比拉尔等人的改良主义思想影响,并在1892年7月3日加入了黎刹创建的菲律宾联盟,正式投身到民族独立运动中。随着思想的成熟,博尼法西奥认识到黎刹的改革过于温和,并不利于菲律宾民族解放,当黎刹在1892年7月7日被西班牙殖民者逮捕之后,博尼法西奥迅速创建了一个秘密团体“卡迪普南”,全名为“最崇高、最受尊敬的菲律宾儿女协会”。◎民族英雄菲律宾钱币上的博尼法西奥像和菲律宾联盟不同,博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