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土人情(3 / 7)

斯林婚礼,由阿訇主持。其他少数民族的婚俗则各有不同,比如伊戈罗特族男女可以试婚,在这期间不能生育,觉得不适合可以分开;巴交人允许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巴塔克人的婚姻更实用化,适婚男女站在一起,男方将自己的彩礼摆在女方面前,女方根据彩礼多少来选定丈夫。更有趣的是,巴塔克人的妻子,在遇到比丈夫更有经济实力的男人时,可以跟随新的男人,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2015年,菲律宾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合影,他们身上穿的,就是传统服装“巴隆”。多样衣着服饰对于菲律宾人来说,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精神。他们跟中国、韩国、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不同,非常专注于自己的本国服饰,所以站在菲律宾街头,放眼望去,非常多的人穿着纱笼、康岗。他们穿梭在现代文明的街头,没有从历史穿越而来的新鲜感,只有一种传承的顺其自然。◎菲律宾服饰的发展菲律宾服饰的发展过程,渗透着外敌入侵的历史。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这里的土著赤裸着身体,在丛林中狩猎,在海边寻找鲜味,他们在身上绘制各种图腾,配以漂亮的珠子、羽毛,有时也就地取材,用蚌壳和树皮做装饰,更重要的是鲜艳的油彩,这让他们既融入自然界,也有区别于自然的颜色。难怪西班牙人称他们是“被油漆的人”。菲律宾国服特尔诺16世纪,西班牙人成为菲律宾的殖民统治者,他们到处盖教堂,要求进出教堂的人都要有长衣长衫蔽体。菲律宾本土的百姓开始学习西方人的穿着打扮,特别是女性,她们开始用长裙来盖住身体,用披肩来遮住肩膀。与此同时,西班牙打开外贸大门,大量的来自中国的丝织品进入菲律宾。菲律宾人开始用丝巾装饰身体。而在南边的穆斯林,他们穿着传统的穆斯林服装,但在色彩和材质上有了中国元素,比如来自中国的丝绸,被他们做成头巾和服装;比如颜色有了五彩斑斓的彩虹色。总之,这个时期的菲律宾服装,正迅速走向多元化。20世纪到来时,菲律宾的服装体现出更多的外国文化的要素,索性更纯粹地,年轻人脱下传统服饰,穿上了来自西方的牛仔裤和火辣的裙子。◎不同的衣着身着传统服装的菲律宾老人菲律宾人有国服,男人的国服是巴隆,女人的国服是特尔诺,这是一种用菠萝纤维布做成的短袖连衣裙,融入了西班牙女性服装中细腰、大裙摆的特征,袖子挺直,和肩膀连接的部分高起来,旋转时,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所以又被称为蝴蝶服。起初,特尔诺只是一种传统服饰,直到前总统夫人科拉松·阿基诺经常穿特尔诺出席活动,这种服饰才成为女性重要宴会必穿的礼服。除此之外,各民族的服饰也不尽相同。穆斯林男子多穿紧身的短上衣和宽大的长裤,腰间扎着纱笼(纱质布围成的长裙)。伊富高人男子上身赤裸,下身围一条花布;女子则穿着同样质地的裙子,颜色亮丽。丁冈人男人通常只穿纱笼,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