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治国理论,思想学派,完美地融入到经义文章当中,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天心。
不仅如此,他还详细地阐述了擎天大帝的志向,用兵天下,征服四海的利弊得失,举了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有理有据,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如此更加能够令人信服。
他的整篇文章,紧紧围绕着破题“天命,时运也”来展开,每一句都极为精炼,跌宕起伏,引人深思,让人产生了继续读下去的浓厚兴趣。
因为参悟了题目,洞察了擎天大帝的心思,江易的经义文章自然是做得顺利无比,一气呵成。
仅仅只耗费了一个时辰,时间到了午后,江易手中的笔一停,就将文章彻底写完了。
仔细检查了一番,觉得甚是满意,并无任何遗漏之后,他就摇响了旁边的一个铃铛,接着一个考官便走了过来。
这个考官,年纪偏大,四十多岁的样子,他的目光落在江易的身上,疑惑问道:“你要交卷?”
“怎么?不可以?”江易说道。
“年轻人,你好不容易获得资格前来参加科举,就算题目很难,你也不能在考场上坐寐,这样成何体统?现在时间尚早,你不如再好好想想,或许能生出什么灵感来也说不一定。”
这中年考官居然劝说了起来。
刚才礼部尚书尤清风巡查的时候,他就跟在后面,自然看见了江易闭目坐寐,一字未写,白白净净的考卷。
他也是科举出身,入朝为官之后,每一届科举都是考官,知道寒窗苦读的艰辛,也看到了无数考生名落孙山,失魂落魄的样子,所以他希望来到这考场上的每一位考生,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即便落榜了,也不后悔。
对方这一番话,倒是让江易为之一愣,他没有想到,这位考官竟然会苦口劝说他,换作是其他考官,可不会劝人,过来就把考卷收了,管你结果如何。
江易心中微微感动,不过还是继续说道:“我已经答完了!”
“唉……”
那中年考官听到这话,叹息了一口气,脸上更加地失望起来,显然是不相信江易的话,认为江易在搪塞他。
这经义文章,可不是那么好做的,要解读题目的含义,还要进行策论,阐述治国理论,一天的时间都算是紧迫的。
许多考生到了交卷的时间,依旧没有写完,哭着囔着继续写的比比皆是,就算是优秀的学生,才思敏捷,没有几个时辰也别想写完。
一个时辰,怎么可能写完呢?
“孺子不可教也!”
他把江易的考卷收了,自言自语地道了一句,然后走远了,留下江易一脸无奈。
那考卷,答完之后,若是交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