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也只是几名指挥使,一个统领和统领以上的将领都没有,张仲熊更是毫无消息。
夜幕降临,雨势越来越大,宋军不得不结束围困,开始向西撤离。
三更时分,大军抵达了龙兴县,将士都已经疲惫之极,刘琼将近六千战俘交给龙兴县的两千留守士兵看守,他和其他一万八千士兵一样,喝一碗姜茶,换了一身干衣,倒头便睡。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宋军将士才从极度疲惫中恢复过来,龙兴县是一座中县,但人口不多,这里交通便利,两条官道在这里交汇,也使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不断,县里的百姓跑掉了一半,空房子极多,这倒使宋军将士有地方居住。
六千战俘随即被一千骑兵押送去了邓州,在邓州接受改造训练,或者释放回家。
这时,斥候从襄城县传来消息,一万女真骑兵和一万签军已从襄城县出发,正疾速向龙兴县杀来。
刘琼和唐骞稍微商议,两人一致决定,迎战。
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刘琼又下令一千骑兵将一万头骆驼送回邓州。
一万八千骑兵整顿军队,在县城外列阵,浩浩荡荡向东杀去。
从东面杀来的军队正是李成亲自率领的两万接应军,他之前犯了一个失误,没有主动和张仲熊军队汇合,而是在襄城县坐等张仲熊军队前来回来。
这里面固然有一种情绪,李成一向看不起张仲熊,只会吹嘘拍马,真本事就和他名字一样,熊样。
但也和李成判断失误有关,他没想到宋军会北上这么快,这么巧,正好和张仲熊军队遭遇,以至于张仲熊全军尽墨,只带了一千多人逃回来,还有一千人是泅水士兵,由副将赵飞约束着,没有趁机散去。
李成知道自己没法向完颜兀术交代,他索性率军向龙兴县杀来,李成经验丰富,做了一个战术策略,他实际上出兵三万,另外一万人从南面迂回绕道而走,埋伏在龙兴县南面,在关键时刻出击。
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在官道上疾速西行,这万骑兵虽然打着契丹骑兵的旗帜,但他们却是广义契丹人,也就是东胡人,由契丹人、奚人、渤海人、靺鞨人等等东胡人混合而成,主要以契丹人为主。
虽然不是女真人,但东胡人的战斗力也相当强悍,骑兵非常强悍,由契丹人万夫长萧吉烈统领。
而李成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军,要比张仲熊的军队犀利十倍,他手下的五万大军一直就是伪齐军的顶梁柱,李成也被完颜兀术看重,封其为颍蔡节度使,率五万大军坐镇颍昌府、蔡州、颍州和陈州等三州一府,其节度使府就在颍昌府的府衙所在地许昌县。
所以这次完颜兀术派来一万东胡骑兵配合李成的两万军队救援汝州,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