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人又朝外面望了一眼,续道:“眼下时间已经不早,臣还有些事情要禀明圣上,小主且回屋歇息罢。要是有事,只需吩咐下来即可。”他又强调了一次。
江菱摇了摇头,笑道:“多谢大人,但我在宫里一切安好。”
随后便退了出去。
她出去的时候刚好碰到梁大总管,还被梁大总管叫过去问了两句话。江菱拣了些不重要的话,告知了梁大总管,才被放了行。临走前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位大人已经被梁大总管引着,到前面的政事堂去了,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商量。
江菱亦没有停留,加紧脚步回到房间里,忽然又叹了一口气。
刚刚的那些话,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显然都会让她在这件事情里,越陷越深。早年她还想过离开,但在经历过经历过王夫人、康熙、太后、太皇太后、贾贵妃和宜妃的那一系列事情之后,离开的心思就慢慢地淡了。等到逐渐习惯了这个世界的生活,又慢慢地适应了这个世界,连最后一点儿离开的情绪,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偶尔还会想,其实留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不知道这样的选择,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江菱叹了口气,正待歇一会儿,忽然听见了外面三呼万岁的声音。
她有些惊讶,便叫了一个侍女过来,让侍女到外面去看看。
侍女不一会儿便回来了,一副惊魂甫定的样子:“回小主,外面是在大朝。万岁爷要在官邸里,接见扬州知府,还有刚刚赶过来的苏州、杭州、金陵、镇海等等地方的大人们,再有一些岭南过来的巡抚或是道台或是府台,还有跟着万岁爷一块儿南巡的大人们(指六部)也在旁边,场面大着呢。刚刚梁大总管还说,让小主在屋里歇着,无事不要出门,显得有些不知轻重的,冲撞了小主。”
江菱听完侍女的描述,暗想,这排场已经不是很大,而是极大了。
至少康熙皇帝自南巡以来,头一回有这样大的排场。
江菱让侍女再到外面去看看,自己推开窗子,试图一窥前堂的情形。但她现在住的这座院子,与前面相隔甚远,即便江菱视力很好,也难以一窥全貌,只能从那些来来往往的太监和小厮们表情里,推测出前面的排场一定很大,至少皇帝的全副仪仗是用完了的。
而且外面那些端茶送水的小厮,比往常少了一半,显然是在那种场合里,不适合饮水。
一个很大而且严谨的场面,除了大朝之外,再无第二种可能。但是康熙皇帝怎么会在扬州城里,摆出这样大的阵仗?而且先前没有半点征兆。
难道是为了见什么人么?
江菱好奇了一会儿,便不再多想,阖上窗子回到屋里,看了一会儿籍颇多,倒是很适合江菱用来打发时间,不知不觉的,一个下午便过去了。
等到晚间的时候,江菱没有等来那位侍女,却等来了梁大总管。
江菱搁下书,笑道:“大总管忽然来我屋里,可有什么事情么?”
梁大总管给她打了个千儿,笑道:“给小主请安。小主有所不知,前边儿啊刚刚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