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朝为田舍郎(田舍郎顾青)> 第六十四章 成名养望

第六十四章 成名养望(2 / 3)

锦明白了。这个叫徐憨的人怎么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徐憨的死正巧合了他的心思,也给了他充足的关封瓷窑的理由,瓷窑被封了,贡瓷一事自然烟消云散,完美掐断。

心里再三权衡了几遍,黄文锦越想越觉得这个理由很完美,对下面的村民能交代得过去,对甄官署的官员也交代得过去,毕竟牵扯了命案,县衙查封是天经地义的。

“你在家歇息两日,消肿后再去走访一下徐憨的家人亲眷,把这桩命案钉实了,本官便下令封停石桥村的瓷窑。”

“晚生领命。”

看着陈济元那张丑陋到无法形容的猪头脸,黄文锦嫌弃地闭上眼,挥了挥手。

“你走吧,消肿以前莫出门了,青城山上道士多,小心被他们收了……”

黄文锦神色淡漠,宛如提上裤子擦都不给擦的渣男。

…………

两天后,宋根生独自站在青城县的一家酒楼外,神情畏缩,如履薄冰。

人生总在不知不觉间发生改变,有时候觉得很细微,多年后回头再看,却已是天翻地覆。

宋根生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在改变。

他被顾青一脚踹出了石桥村,并且很认真地告诉他,想要当官,必先养望。

“养望”是进入士林圈子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科考基本没有希望的情况下,通过养望的方式进入士林,再谋得一个小吏的职位,便算是半只脚踏进官场了,再往后,想从“吏”升为“官”,可操作的方式便容易很多。

按照顾青的嘱咐,今日是宋根生的扬名之日,在某个公开的场合,题一首旷古烁今的千古佳句,被人广为传颂,从此声名大噪,这个“望”便算是基本养成了,从此以后宋根生不再是宋根生,他是青城县乃至剑南道文人口中的“宋大才子”。

道理当然没错,可宋根生此刻站在酒楼外,心情却分外挣扎。

因为他用来扬名的东西,不是他自己的东西,而是顾青的,虽说顾青不介意,可他还是有一种深深的羞耻感。

此刻的他,忽然很后悔为何中秋那晚听到了顾青的那一句随口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更后悔为何事后非要追根究底,得到那首长短句的全文。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他还是那个简单而快乐的山村少年。

可惜宋根生已无法选择,顾青告诉他,今日若不扬名就莫回石桥村了。

站在酒楼门口犹豫许久,宋根生终于还是咬了咬牙,进了酒楼。

酒楼很简陋,一个县城里的酒楼当然不能指望它多高档,除了颇有家底的文人和商人,寻常人家也消费不起。

宋根生不缺钱,临行前顾青塞给了他一大把。

进了酒楼,随便找了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