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成祖> 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

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3 / 4)

桓新政的人士。

这帮东西和赵桓可谓是你死我活,绝不会背叛金国。

只要他们能坚持作战,就是好事情。

就在兀术忙活了一圈之后,突然得到了消息,说是他大哥斡本提议,要重设枢密院,以分都元帅府之权!

听到这消息,兀术简直气炸了……自己大哥就是个猪脑袋,早前没有废了粘罕,现在粘罕大权失落,慢慢架空就是了,又何必刺激他……难道非要在这个生死关头,再来一场内乱吗?

啥也不说了,带不动就是带不动。

兀术火速返回燕京,想要看看有没有办法弥合……

“李卿……当初咱们一起在开封城墙上督战,看着禁军痛击金人,转眼之间,都快六年了……”

李纲涨红了老脸,兴奋地握着拳头,“官家圣明,全靠官家运筹帷幄,才有了今日的大宋……老臣时常思想,觉得是天意不灭大宋,才降下陛下这般的雄主!”

“哈哈哈!”

赵桓抓着自己的短须,放声大笑,“朕从三十岁的时候开始续须,朕说过,北伐不成,绝不修理……如今朕的胡须已经两寸多长了,难道还要等下去吗?”

李纲眉头动了动,无奈苦笑:“官家,臣斗胆说一句,能不能再等两年?”

“为什么?”

“因为……有三条原因。”

“请赐教。”

李纲苦笑,赵桓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战战兢兢的新君了,他有着无上的权威,也有着强烈的自信,可有些话自己又不能不说。

“官家不会疑心老臣吧?”

赵桓大笑,“李卿,咱们相逢危难,互相扶持,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朕不信谁也不会怀疑李卿的,你只管说吧!”

“是这样的,官家用了三年养精蓄锐,可前一年半,不过是还账罢了,算起来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而已。府库的钱粮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官家也知道……不然就不会发行债券了,可既是发债,便有风险。”

“其次,官家推行变法,光是一个摊丁入亩,就得罪了太多人。老臣唯恐,唯恐有人掣肘啊!”

“其三,金国这几年,居然开科举,敬儒学,编练新兵,厚待士人,俨然有了些气象。历来北伐,都是趁乱兴兵。当年刘豫也是见姚兴驾崩,才敢北伐后秦。如今金国势力犹存,朝局稳定,并无可乘之机,老臣唯恐不能全功啊!”

面对李纲的担忧,赵桓轻轻扶着斑驳的城墙,良久才道:“张相公今年六十七岁了,刘相公也六十五了,便是吕相公也到了花甲之年……还有王禀王将军……朕的这些股肱重臣,都已经不年轻了。宗相公未能看到两河光复,燕云回归……李卿,你说朕还要让多少人含恨而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