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王朝底蕴(2 / 5)

的汉军大将后,王景才带人返回。

回去的路上,从襄阳南部到宜城、钟祥等地,这些刚被夏军攻下的城池地盘,都充满了肃杀之气,每座城池都屯驻了一部分精锐战兵。

还有从江陵调拨而来的卫所兵辅助镇4。

王景带人返回的时候走的是水路,在五牙大舰之上,王景看到了靠近汉水的一座城池城门开启,两三百夏军兵马乘坐云车,朝着某个方向急速奔驰而去······

他们身上,带着杀伐之气,显然是某处发生了动乱需要他们镇压。

「汉军颇得人心,这些攻下的城池郡县,民心还不稳固啊,必须要以军法管制镇压一年左右,才能平复乱局!」

看到这一幕,王景微微摇头。

这种情况他在江陵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奏报,在江淮和东南征战的时候,王景攻下某地,往往只需要

收拾一些豪强地主便能掌握大局,底层的百姓很容易就服从了大夏统治。而攻下的这些东汉城池,城池内的上层人物有一部分不敢反抗大夏,但还有一大部分上层人物想要反抗,他们打起旗号,很快就能招来一些青壮起事。

无论上层还是底层百姓,都对东汉王朝的统治比较眷恋,对于主动进攻侵略家园的夏军有着天生的厌恶。

当年王景率军平定各地,平定的是各地战乱,让无数百姓得以活命,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也很快就选择臣服。再加上王景颁布的各种政策,很快就让民心向着大夏。民心向着大夏,那夏军用很少的时间就能消化攻下的地盘。民心不服,消化攻下的城池郡县,少的需要一两年,多的三四年也有可能。

这些民心,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也是难得的底蕴。

「陛下所言极是,以军法镇守各处城池,也能扫荡各处山寨坞堡,为后续的设置府县做准备······」

高潁跟着说道。

王景微微点头,随口说道:「既然要为以后设置府县做准备,那就直接在襄阳临时设置一位安置大使,负责调度襄阳各个城池,安抚百姓,平定乱军······嗯,让陶侃来担任这个安置大使!

陶侃以镇守一方平定民乱留名青史,尤其是乱军遍地,民心不稳的地方,越是能显现出陶侃之能。

所以在说到这些被攻下的城池郡县后王景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陶侃的名字。

这是让陶侃前来灭火。

当然王景也不会亏待对方,等陶侃把这些城池治理安稳,在襄阳、南阳等地设立中原西道的时候,陶侃也会顺理成章的积功成为道级封疆大吏。

道级***之上,便是大夏的中枢主官了。「陶侃······让他来很合适!」

高头连声的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