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世家子> 第39节

第39节(1 / 7)

然而,顾淮之这边好不容易跟郑文襄达成共识,那头范婷寻死觅活闹着不嫁郑文襄,宁愿去庙里出家,彻底断了红尘。更让范氏家主愤怒的是,范婷让范家对郑文襄的态度要客气一点,还要把这些年的不正当收入告诉皇帝知晓。

有一说一,范婷这个思路还算正确。问题是,她又不是从小就开始故意给自己刷神童名声的顾淮之,一路走来光环无数,成功在家里拿到了话语权。

而范婷?重生前就是个典型的只关心琴棋书画的才女。问题是这个“才”放在朝堂副本,那完全没一点用。现在范婷一张嘴就让范父把已经吃进嘴里的肉吐出来,还要在皇帝面前把自己的脸面扒下来多踩几遍,请求从轻处理。

官场老油条范父会听范婷的才怪!

更何况范婷还因为婚事的事情上蹿下跳搞事情,范父怒了:想出家?那就去庙里待着吧!

顾淮之得知这一消息,只能说一句恶人自有恶人磨,范婷这完全是罪有应得。不过范婷的金手指十分强大,顾淮之觉着自己想要从范婷嘴里打听点重要消息,那必须得早点下手,免得这货又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只是范婷哪怕要出家,也是进了范家的家庙,顾淮之想把手伸进范家家庙中,难度还真不小。

这时候,皇帝又有新动作了。

之前决定开科举时,众人商量过许多次,最终才勉强达成一致,科举可以开,举荐制也不能立马取消掉。这是为了防止野有遗贤的情况,同样也防止科举录了一批有才无德的人,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还找不到人顶替他们的位置。等到日后确定科举选拔出的人才确实有才又有德,才慢慢取消掉举荐制。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皇帝一拍脑门儿,刚进京的郑氏子好像不错,只可惜错过了这次科举。不如把让人举荐他,朕再赏他一个官职?

世家们一听,这大概是皇帝在安抚世家,也算是他们这边占了好处,立即闭嘴。

寒门那边,绝大部分都是刚刚才通过科举才踏进官场,正是两眼一抹黑当鹌鹑的时候,那还敢有意见?

于是,郑文襄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被皇帝扔了个官职,跑来翰林院同顾淮之作伴了。

不得不说,有的人,运气那是真的好。郑文襄这情况,重度洁癖这辈子都不能参加科举了,结果人家反手就拿到一个保送名额,这滋味可真酸爽。

当然,在顾淮之看来,这是皇帝想要分化世家的趋势。不过,这皇帝眼光也够呛,一选就选了个不大可能按照他剧本走的好青年。虽然和郑文襄接触不多,但顾淮之依旧敏锐地从郑文襄身上察觉到了某种和顾玦相似的气质。不是中二,而是他俩都有一种“老子就是任性你讲什么老子都不听”的劲儿。皇帝想收服郑文襄这匹烈马,肯定还要多费精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