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话一边直摇头,满脸的肉疼。
沈瑶作犹疑状:“五块钱买个花瓶也太贵了些,不划算啊。”
她想了想,问:“要么,我连带着那琴一起买吧,看能不能学着弹一弹,两样一起你开个价。”
原本要黄了的交易,这下子有了转机,还附带把琴能一并卖了,老太太脸上有了笑模样。不过这一回不敢开价太狠了,试探着道:“美人瓶算五块,那架琴就一百,少一百不能卖。”
其实这还真是老太太打了眼,也是她不懂辨别琴的好坏,只那琴的用料和工艺,哪怕是这个时代,卖一千也不贵。
要说沈瑶得谢谢当铺里的老掌柜,老太太不是没把东西往当铺里送过,搁他们嘴里一说这东西一文不值 ,给开了个三十块钱的价,还是死当才给三十。
老太太不懂琴,家里老头子倒是识得木料,所以这会儿咬着牙给沈瑶喊了个低于一百不卖的价。
沈瑶一脸犹豫,却在刚才转身走时就挠了挠贺时手心,贺时这会儿圆场道:“既然碰上了,要么就买回去?咱俩个人把钱凑一凑,紧巴几个月也就是了。”
转而又跟老太太砍价,让再便宜些。
老太太看这是有门啊,也怕到嘴的肥羊跑了,最后那两样东西95块钱成交了,还给拿了把精致的团扇做添头。
古琴这东西,也不好大剌剌就那么抱出去,问老太太要了块布裹了,由沈瑶抱在怀里拿出去的,也没叫她吃亏,给了几尺布票算换那布的。
两人出门的时候,隔壁那老太太直打量,沈瑶坐在贺时自行车后座上俩人骑车离开了,听后边送她们出来的老太太跟邻居瞎扯谎。
美人瓶、团扇和之前买的书都装在一个袋子里,在贺时车头上挂着,拐出胡同,贺时怕沈瑶抱着那古琴太沉,停了车让沈瑶把东西递给他,说:“我左手夹着,单手扶车头就成。”
沈瑶拒绝了:“这儿离家太远了,我抱着还好,等抱累了咱们再换换手。”
贺时这心里头软得,被媳妇心疼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幸福得没边儿了。
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往日里往家带点书啊画啊妆盒啊,那都是小物件儿,今天这古琴着实太大了,家里人想不看到都难。
一家人都围过来看稀罕,沈瑶也大方,团扇送了贺真,美人瓶送给了她婆婆梁佩君。
“扇子夏天用用,那美人瓶插花挺好看的。”
那扇子约莫是民国时候的东西,贺真还挺喜欢的,梁佩君倒没有雅致到会在家里插花,不过儿媳妇送的东西,她也是乐呵呵就收下了。
转而问这些个东西的来历,沈瑶也不隐瞒,照实说了。
梁佩君对那古琴挺感兴趣:“虽然我不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