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报仇,岂不是辜负了它的信任。”
“十二公子,咱们该怎么办?”有侍从悄悄问燕庆堂。
燕庆堂两手一摊,得,他七哥要是认准了什么事,别说八头牛,就是八十头也拉不回来。
“能怎么办,自然是一同找那鹞鹰呗!”燕庆堂道:“到时听七哥吩咐就是。”
这天下学之后,燕肯堂果然携了弓箭捕网要去捉鹞鹰。
燕庆堂等人也要去,另外还有很多同窗也要帮忙。
燕肯堂来金陵书院的时间虽短,但他仪容清隽、气度超凡,更兼学识渊博,对答如流,早已令一众人为之倾慕。
因此听说他要为黄鸟儿报仇,众人也便纷纷要帮忙。
燕肯堂先是谢了众人,又道:“诸位若要帮忙,记得需活捉那鹞鹰。”
“啊?!”众人大惊:“活的可不好捉啊!那玩意儿满天飞。”
“在下自然知道,”燕肯堂道:“让各位捉活的,一是怕有人弄错了,枉杀无辜。二是捉到了真凶,我还要当面告知杀它的缘由,让它知道为什么杀它。”
“这不成了审犯人了吗?”人们说道:“意思是务必让它死个明白。”
“正是如此,还望各位成全”。燕肯堂说着,团团向众人施了一礼:“但有替燕捉到真凶者,在下必当重谢。”
“重谢倒不必,只求燕公子请我们吃一顿酒即可,”有人说道:“就在西施酒肆。”
众人也哄笑着,跟着附和。
燕肯堂笑道:“这个容易,在下一定兑现就是。”
于是众人纷纷散开,到各处去寻找那只鹞鹰,半天的功夫虽然捉到了几只,但都不是。
别问燕肯堂能不能辨认出真正的凶手,自幼凡是经过他眼睛的东西,无一记错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燕肯堂准备出门,继续寻找鹞鹰。
谁知刚刚打开房门,就发现院门口站了许多人,每人手里都提了一只鹞鹰。
这些人里有他认识的,但更多都不认得。
一个七尺五高的大汉走上前道:“公子,我家小妹说你在到处找鹞鹰,就叫我赶紧去捉,您看是不是?”
又一个中年汉子上前道:“公子,这两只幼婴鹞鹰是我家小姐让全家下人上山捉的,您看是不是?”
原来这金陵城中凡是见过燕肯堂的女子都对他倾慕不已,听说燕肯堂在找鹞鹰,于是便让家里人去捉。
因此一大早就来了上百号人,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因为有些还没有收获,继续在各处捕捉。
燕肯堂没想到会这样,赶紧向众人又求众人把其他诱因都行了礼,一一看去,有一个和燕庆堂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手里提着的正是那只捉走黄鸟儿的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