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时,景明帝的人拦住了那只信鸽。
这下算是证据确凿了。
景明帝冷冷一笑,让人仿着刘无意的笔迹,换了“上欲密弑太后”的消息绑上去,信鸽循着熟悉的路线飞出皇宫。
如果传出去的是追封周令仪为皇后的消息,那么暗中那人一定会想尽全力来阻止。因为如果皇子是庶出,尚且可以不必立长子,择贤择长皆可;但是一旦皇子是嫡出,无论贤不贤便都是他了。
周令仪若为中宫,大皇子储宫之位才算是真正稳了,只要没有犯十恶不赦的大罪,连皇帝都无权废除。
而弑杀太后的话……那可有的戏看了。
在确切消息没有传出来之前,一定是先有谣言,这寻找谣言背后的影子,可比他高坐龙椅上干等着要好找多了。毕竟在京城有响应力的也就那么几家,其中纽带关系什么的也容易分析。
且以前不还有一些没有查清楚的家族么,正好趁着此次好好查一查。比如最近活跃起来的英国公赵家,还有前户部尚书冯悯卿所在的冯家,以及忽然冒出来的一些芝麻官。
哪里有那么多巧合,他盯着几家已经有一阵子了,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抓住几个。
景明帝又望了望南宫的方向,心道周太后的时间可不多了,有些事得尽快做了。
“秋寒露重,太后于南宫静养实在不合时宜,搬回去慈宁宫罢,多派些人伺候着,不能有了疏漏。”
齐固领了命,听着景明帝平静的语气,竟觉得背后生了些寒意。
第221章 宫中
京城中很快流言四起。
不知怎地就从后宫流传出去, 言太后与景明帝母子不和, 景明帝将太后赶去南宫, 致使太后长年卧病。而紧随其后又有人猜测, 太后的哑疾是否也是景明帝所致。
一开始只是暗中相传, 逐渐由宫中传到了宫外, 随后整个京城都在议论。
这流言也的确在压制了, 但是却毫无效果。景明帝稳坐皇宫,明面上只派人不轻不重地去处理了一下, 仿佛是压根就不在乎的样子。然而暗中锦衣卫已查了不少东西,很琐碎, 但都有一条暗线在串着。
朝中众臣都已心急如焚,然而景明帝仍旧不慌不忙地处理朝政。这样的境况, 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默认。
但这想法只限于那些处于边缘的官职, 凡是在御前有些头脸的都知道景明帝的性子,可不是这么坐以待毙的。
江怀璧知道他在等什么,声势愈大,其中隐藏的疑点和破绽也会放大。
从这喧嚣流言中先撕开一条口子的,居然是个名不经传的从七品小官, 居然敢直言上书言景明帝不孝,其中条条陈列这几年他上任以来所看到的, 比如太后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