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非彼私情。”
.
顺天府之行尤为“顺利”,她将沈迟的调查结果先密呈上去,言语极为认真,可是景明帝从中只读到了两个字:废话。
第258章 相见
当下仍然以京察大计为主, 其余事自可先靠边放一放。
景明帝暂时还没有闲工夫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到沈迟身上,也没有追问江怀璧过多,最终也只吩咐她先弄清方文知那边情况,将证据也一并收集。
三月上旬已至末尾, 无论吏部出了什么状况, 一切也得先以京察为先。景明帝便直接将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升至右侍郎, 先将空白填补了上去。
同内阁商议后定了三月十二堂审。
然而其实吏部、都察院中主察人员自二月伊始便开始上疏自陈, 当然这是在京察工作已经准备差不多的时候。虽然今年情况本就不一样, 但官员之间的斗争可并不会因此消沉下去, 反而愈加变本加厉。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前期准备并没有那么周密, 这正好给了言官一个机会去上奏弹劾。在他们眼中, 可不存在什么意外,没做好就是失职渎职。其中以吏部尤甚,通常在他们自陈疏还未呈上去便先行受到弹劾。
“朕倒是查明白了。这右侍郎章彦罪名属实, 但他忽然被揪出来,竟是因为受贿时轻此薄彼, 引得下面人起了怨愤,才直接踢了他出来, ”景明帝轻揉眉心,蹙眉道, “论罪当如何便如何, 这些大理寺也能处理好, 朕也不过多说什么。只是总担心背后人是否要利用他做些什么。”
江耀庭沉吟片刻:“臣以为,若幕后人真的要在吏部插手,绝不仅仅是章彦一人。”
“这些朕知道,只是如今再往下查便要扰得人心惶惶。自陈疏朕看了大半, 光朕所了解的有些官员,便也有些不实的内容在内,倒是不见言官再去弹劾他们,可见这章彦平时将人都得罪透了,便不仅仅是眼前这一桩了。”
景明帝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折子往一旁一搁,却沉默下来。他最近已然发觉自己的疑心愈发重了,按照他的想法,那些言官也都有嫌疑。从前六部中已有一半他信不过,现如今再加上一些人,难不成这朝中就无人可用了么?
不,先帝给他留的人不少,好些人世代为官,德高望重,对朝廷都是忠心耿耿的。
但是似乎是自从知晓了自己身份以后,第一个下手的便是周家。当时或许太后是真的以此事威胁过他,他也承认其中的确有义气用事的成分,但回想来,仍旧是疑心较重了。
至如今回不了头了。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即便他非周太后亲生又怎样,先帝遗诏上写的人是他,登基为帝的人是他,如今执掌天下稳坐帝位的皇帝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