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了笑,静静立在原地,看着她上马,绝尘远去。耳边恍恍惚惚似是听到一阵风铃声清越琳琅,思绪也跟着逐渐远去。
江怀璧先回了一趟沅州,将江怀远带上,才又西折到庐州赴任。
.
景明七年十月,登基仅八个月的皇帝秦励颁布退位诏书,皇位传与皇太子秦瑜,次年改年号观和。
观和元年二月,新帝登基后第一次春闱在京举办,下旬放榜,今年贡士四百二十人。三月中旬殿试也如期在文华殿举行,经过紧张的阅卷分第等后,于十七日放榜。
江怀检三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二甲十三名。江辉庭忍不住与江怀璧比了比,虽略有些失望,但终归还是欣慰的,便立马给沅州写信报喜。同榜还有庄家二公子庄贺,尽管只入了三甲,但对于庄二老爷来说,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他喜出望外。
荀微作为吏部尚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京城的新科进士分配。他原自河京升调上来,虽说承了方恭的举荐,但他自己也的确有贤名在外。自殿试放榜后他便发现吏部里面一堆弯弯绕绕,一时间竟有些难处理。
若要整顿,费时费力还不讨好,这他都明白。然而正当他纠结难办时,却已有人先他一步。
沈迟身为都察院佥都御史,原也有监察百官的职责,现下恰巧等到这个时机。在吏部工作迟迟未完成时,他上了一封《条议吏治疏》,奏疏以“饬吏治,安民生”为核心内容,极陈当今朝堂吏治时弊,并提出采实政、禁投揭、别简繁、议调处、恤卑官、停加纳、责有司、重捕官等八条吏治改革措施。
一封奏疏在朝中引起巨大反响。第一个附议的正是吏部尚书荀微,他亦认为“吏治之所由出,民生之所由安”的吏部,不该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他原也关注过吏部弊端,想着手整饬但难度实在有些大,其中牵扯太多人的利益。
在深刻反省后他上书引咎辞职,观和帝自然是不同意的。在朝中众人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时,江耀庭已迅速上书陈六事,包括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范围扩大。
观和帝的批复很快下来:“览奏,深切时弊,有裨铨选,务着实行捕官有地方之责,若不注定文凭,恐有事情相委,还照旧注选,但拣精壮、有干局者升授,不称职者,着抚按径行问革……”
而后从吏部开始,延伸到各部门,由上自下,以文渊阁大学士兼内阁首辅江耀庭为首,吏部尚书荀微、刑部尚书方恭以及工部尚书郭绛等重臣极力支持,在朝堂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
沈迟不久便被调进吏部,暗中调查多年的许多事终于得见天日重新考量,韬光养晦所得来的所有结论迅速被采纳并用到各个方面。一时间他的风头竟像是要盖过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