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抚宋> 第五百八十八间:使节

第五百八十八间:使节(4 / 5)

秦凤路安抚使李淳,现在有些心思难测。

大宋再立新廷,赵安江陵登基,然后又移驾江宁府,在这个过程之中,秦凤路安抚使李淳虽然都上表表示自己支持,表示自己绝对忠诚于新朝廷,新皇帝,但他本人,却就是不肯去江宁拜见皇帝。

知秋院当然不是吃素的。

查到了辽国正在拉拢他,而且现在的赵王曲珍也在拉拢他。

他成了一个香饽饽。

秦凤路上也是部族众多,李淳在秦风路上任职多年,已是将秦凤路经营得铁桶一般,而且此君又滑熘无比,数次大战,不管是当时征讨西军,还是后来辽军南下,他都在缝隙里过着他的小日子,你还抓不到他任何的把柄。

现在秦风路是联结西军控制区域与新宋朝廷的关键之地,其它诸如益州路往西去,道路委实艰险难走。

所以萧诚一时之间,竟是还奈何不得他。

不能动,便只能哄着了。

罗信是萧诚心腹嫡系,这一次是带着重要的任务到兴庆府,但要说起心里不安,还真就只有在秦凤路上之时,罗信怎么都觉得秦凤路上的那些官吏官兵瞅着他的目光有些怪怪的。

直到踏上了西军区域,才算是真正地睡了一个好觉。

这家官驿就建在大路边上,路两边便是一望无际的麦田,站在二楼的窗前,能看到滚滚麦浪,也能看到田间沟渠间那潺潺流动的清凉的水。

在江宁的时候,他只觉得西北之地必然是苦寒贫瘠,百姓也肯定都是衣不蔽体,面有菜色,但直到兴庆府的真实面貌呈现在他的眼前的时候,他才真实感受到,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

兴庆府的富庶,超乎了他的想象。

一路行来,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在田间劳作的多有残疾伤者、女子、少年、老者。

西军人丁不足的弊端暴露无遗。

但同时也表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西军对于退役军人的安置是相当的成功的,兴庆府不筑墙,以人为墙,这些人,便是萧定的墙。

兴庆府三万户人家,近二十万人丁,都是西军最忠实的拥甭。

因为他们必须依靠西军,才能保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是的,幸福的生活。

日出而作,荷锄牵牛,日落而息,小酌几杯,看孩童嬉戏,听鸡鸣狗吠,悠哉游哉!

谁想剥夺他们这样的日子,岂有不拔刀而战的道理?

换了罗信,也会这样做。

今天,兴庆府里头来接自己的官员就会抵达,看看时间,只怕是快到了。

赶紧洗了一把脸,下了楼,招呼着一众随从草草地吃完了早饭,外头已是传来了马蹄之声。

只怕来迎接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