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打着招呼,给谁都一副笑脸,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楚国则是派来太子熊悍(楚考烈王的儿子,但八成是春申君的儿子,绿色~)。
他是昌平君的兄长,一副我就是大哥的样子,不停的喝着酒,谁过来搭话也不理,他看不起这些人。
魏国派来的是新晋大司空,不认识的一个老头子,似乎是第一次参加这个级别的聚会,端着酒的手都有些发抖。
而韩王安一个人尴尬的坐在自己座位上,心中暗道:
早知道让张开地那个老东西来算了,韩非这逆子在秦国居然不告诉寡人,等他回去……回去就让他难堪?
不行不行,白玉先生可是说我这儿子很牛逼的,得重用!
五国来使就他一个王,多尴尬。他韩王也是要脸面的好吗?我好歹是战国七雄!
而诸子百家中,平时难得一见的大人物都一一出现,阴阳家月神护法,道家人宗掌门逍遥子,农家陈胜堂主,墨家巨子六指黑侠,名家公孙龙,医家念端与端木蓉。
而小说家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记录着这一切。
他们都是受邀而来。
而儒家这次来的居然是十多年未出小圣贤庄的荀子,也是这里辈分最高的之一,只有公孙龙和逍遥子能与他平起平坐。
至于他为什么会来,当然是为了他左侧的韩非了,后者赶半年的路终于是到了秦国,来了秦国,又在床上躺了一半月,一身伤病才好的差不多。
荀子正闭目养神着,忽然睁开眼睛,瞥头看向韩王安,说道:“韩王倒是好福气。”
声音包含着内力,虽然不大,却让大多数人都听到了,他们都看向韩王安,闲来无事,准备吃瓜。
而韩王安则是一脸懵,我有什么福气?丢了个大丑还有福气?但他知道面对诸子百家之人,不能失了礼数,礼貌作揖问道:
“不知荀夫子何意?寡人能有什么福气?”
荀子微微一笑,看向韩非,道:“先不说有这么个儿子是不是福气,就我那师弟都跑到韩国当了个客卿。”
其他几人听后兴趣减半,白玉虽然名扬七国,但没做出什么实事,还用不着多在意。
倒是楚国的太子熊悍眼露思索,白玉,那不是父王亲自接见的人吗?跑到韩国当了个客卿?
熊悍口直心快,反刺道:
“韩王,我看你面色虚浮,想来是和你的妃子玩傻了吧?白玉先生在你韩国你居然只给他当个客卿?”
原本没兴趣的几人目光又回到了韩王安身上,看热闹不嫌事大,韩王安在众人的注视下自然不能怂:
“熊悍,你要明白,就算你父王在寡人面前都不能这么说话,你算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