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都来看你笑话。”
这话,直中李算命门。
他愣了一下说:“你现在都被我锻炼出来了,脸皮可以啊。”
“都是你教得好。现在说吧,我认真听。”
扬幂就盘起腿,身体前倾,认真地看着李算。
李算说:“《西游记》对不同时期的华夏,是有不同意义的,这句你明白吗?”
“我是有点跟不上,不是白痴,谢谢你提醒我啊。”
李算笑着说:“准确地说,如果追踪溯源,《西游记》的根儿是在唐朝,取经的事儿真有,取经的是个叫玄奘的和尚,没有妖魔鬼怪,去的也不是西天。
这段故事经过流传,到了明朝,碰见了吴承恩,吴承恩是嘉靖年间人,当时是华夏朝堂斗争最激烈的时间点。
人们在创作故事的时候,会因为所处的时代,把故事塑造得更符合当下社会。所以,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根本就不是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如何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是一部,蕴涵了嘉靖年间,朝堂政治智慧的百科全书。但嘉靖帝本人,在书中的形象却不是玉帝,而是佛祖。”
李算暂停了,看着扬幂,扬幂也看着他,沉默。
她好像恍然大悟一般:“明白了,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
“你,明白啥了?”
扬幂强撑着:“你要说的啊,我都明白了。”
“我这刚开个头。”
扬幂好像咬着牙根子:“那你接着说啊!”
李算说:“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你就是平时得多看些书……你咬我干嘛?”
“没事儿,就想咬了,咬一咬聪明人,能增加我的智商。”
李算就笑,这姑娘,越发蠢萌了。
“你说你跟我聊这个干嘛?”
“我想了解你,行吗?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一见杨导送的礼,就把咱儿子许给人家当孙子了,行吗?”
李算说:“你听我说完啊,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个‘政治智慧’的范本,其中孙悟空的成佛之路,蕴含了一些哲理。杨导送我这个,是想让我从中学习,而这所有的书,都没有杨导给我的那三本笔记值钱。
我说杨导把我当儿子,是他把自己看书,总结出来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我。而我恰恰又知道这东西多值钱,所以才认为,杨导是把我当儿子了。
对一个编剧/作家来说,这些笔记的价值,已经不能用钱衡量了。”
扬幂看着李算,李算看着扬幂。
李算问:“明白没?”
扬幂自暴自弃地说:“差不多吧。”
李算笑。
扬幂说:“你不准笑!”
李算抱着姑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