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食到边关,可以换取盐引,再去盐场换盐来卖,这也是官盐。
一般来说,卖官盐是赚不了太多钱,甚至还有可能亏本。
怎么亏本呢?
就是买了盐引之后,去盐场换盐,结果盐场说没盐,让你等着,没关系的话,可以当传家宝传了都兑换不出盐,这就是亏了。
当然了,卖盐还可能赚大钱。
怎么赚呢?
就是有后台的盐商,他们卖官盐的时候,都会往里面充私盐。比如说,本来盐引一百斤,卖完就没了,结果呢,往里面充私盐卖,卖了一百又一百斤,这就赚大钱了。
充私盐的比例,就看你后台有多硬。只要卖官盐的,多多少少都会充私盐,那可都是钱!
现在,问题来了。
香山县的官盐,比私盐价格都要低,还怎么竞争?
各县的盐商,一般都是当地的地主豪强。他们肯定不乐意香山县能好。
可是,听到香山县的食盐价格那么便宜,他们就坐不住了。
想要抗议?人家就在香山县内卖,你管不着。
想要竞争,人家价格那么便宜,根本无法竞争。
最好是买断了香山县的食盐,如此才能避免冲击。
于是,一些盐商便组团到香山县,试图买断食盐。这个时候,他们就不管是不是给香山县送钱了。
结果一看那个量,就傻眼了。
香山县的量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买断。看着源源不断的食盐流入流出,彻底绝了买断的想法。
每天都有隔壁县的百姓跑到香山县来买盐,眼看着本来要到他们口袋的钱就这样没了,他们肯定不甘心啊!
一开始,他们也有行动,抓住了一些买了香山县的盐,然后在本县加价卖的人。但是,更多的人,买来香山县的盐,是自己用的,你能咬他么?人家是官盐,不犯法!
后来大明朝有规定,食盐买卖划片片,只能在规定的地方买卖。
可如今不但没有,而且人家香山县还没去别的地方卖,就只是在自个香山县境内卖而已。你能咬人家么?
总之,自从香山县的食盐一开卖,原本因为担心香山县会闹海盗而减少去香山县的人流,又一次多了起来,都是给香山县去送钱的。
香山县周边的盐商活不下去了,纷纷闹到广州的盐课提举司那边。要求盐课提举司这边想办法,要不然,盐商破产,以后也不会有人买盐引了。
可问题是,香山县是特区,压根不归盐课提举司管辖,面对这种情况,提举也是措手无策,最终,只能快马飞报京师,往上反应了。
不管再怎么快马,都需要时间。
反正香山县这边,趁着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