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虏家不解汉儿歌
“大将军,《雍州政报》上说岐山有凤凰来朝,鸣叫三日后往东而去,是为大吉瑞兆。”笮朴端起茶杯,先轻轻地闻了闻,再细细地品尝了两口,最后在悠悠回味中突然冒出一句。
《雍州政报》是从《雍州刺史邸报》转化而来的。在经过几年的运作之后,北府各报纸是大浪淘沙,有不少很快消失,也有很多历经风雨后越发的兴旺。做为一州的官报,而且是首要之州的官报,《雍州刺史邸报》无论是影响还是质量都只在《武昌公府邸报》之下,后来它改名成了《雍州政报》,和《武昌公府邸报》改名而来的《民报》稳做北府政务地邸报的第二和第一把交椅。
“又有瑞兆?”曾华刚刚喝完手里茶杯里的茶水,听到这话,心里不由地一愣,盘桓了几息才回过神来,“《雍州政报》也开始鼓动上书拥我自立?”
“是的大将军。”笮朴是这一系列行动的幕后策划人,自然知道这些底细。这十几日,北府各地不约而同地发现瑞兆,而且都是新主当立、改天换地的祥瑞。一时长安等地群情汹涌,工、商、农、兵各举代表,纷纷上万民书,请求曾华顺应天意,立尊位以抚万民,定四方。估计再过些时候,路远的秦州、益州、并州、梁州、朔州和凉州都会有祥瑞吉兆和万民书送上来,上尊号,请自立。
“现在《雍州政报》也出手了,这动静有点大了。”曾华既不高兴,也不恼怒,只是淡淡地说道。
“大将军,既然要大造声势,各州的政报绝对是不能少,接下来会是各军报、商报、学报等邸报跟进,现在最热情的是军中和各大学堂,要不是我暗中打过招呼,将你的话传了出去,他们恨不得到三台广场上书请愿。”笮朴笑眯眯地答道。
曾华轻轻地端起茶壶,将笮朴和自己身前的茶杯倒满。看着茶香就着热气慢慢地飘了起来,曾华不由地吸了一口气,让清香充满自己的肺部,回味了好一会才意犹未尽地说道:“军中的情况我倒是知道,怎么各学堂也是如此的心切?”
“大将军,这个你就有所不知。”笮朴依然一边微笑着品茶,一边轻松地回答道:“众所周知,各学堂出来的人多是充任各地官吏。这些各地的学子能报考我北府学堂,多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今天下大势过半尽在我北府之中,如果再立新朝,自然能有一番新气象,其中的奥秘玄机这些学子自然能知,怎么不心热。何况这些学子多是北地遗民,对江左的态度说不上太坏也说不上太好。而大将军你这十年在北府所做所为,丝毫不亚于前魏武帝那安定乾坤的千秋大功,甚至还有人将大将军与高祖光武帝相提并论。”
想不到自己还有这等威望?曾华不由笑了笑,也许自己会造势吧。光复关陇并州,逐胡骑于朔方,定拓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