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言让众人都笑了起来,贾琮亦是微微一笑,道:“叔和先生雅量。之所以这般认定,是因为若是几位前辈所为,必是为了阻拦新法,以求自保。但前辈等人却绝不会希望见到江南生乱,还是大乱。诸位前辈皆为品德高洁大儒,名扬海内,怎会为一己之私,乱了社稷根基?况且,一个动乱的江南,对前辈们也绝无好处。所以晚辈以为,绝非前辈等人所为。”
褚东明奇道:“清臣,你先说我们这几家最有嫌疑,然后又说绝不是我们,那到底是何人?”
贾琮笑而不语,褚东明还想追问,却听宋岩道:“好了,小辈的事,就交给小辈们去解决罢。”
听闻此言,褚东明等人面面相觑,似有所悟。
方哲看了眼宋岩,又看向贾琮,道:“清臣,我等如今皆不拿小辈视汝,有些事,也想跟你寻个主意。”
贾琮忙道:“不敢。”
方哲叹息一声,看向宋岩道:“松禅公,大势难挡啊。自秦家、白家、安家始,漏洞频现,江南本地望族抵挡新法的防线,被撕裂了好大的三条口子,虽还未倒塌,但大势已经远去……其实,就算没有此事,亦是早晚之事。可到底是百年家业,吾等宗族立世之本。连清臣都明白,若无财力,明香教难成大事,更何况吾等?可如今,吾等老朽当真计穷矣。”
从秦家、白家、安家三家开始清算,可以将大半个江南,甚至大半个官场都牵连进来。
高举清查谋逆的大旗,朝廷只要下狠手,基本上想拿下哪个就拿下哪个。
这一点,但凡明白点的人,都看得出来。
不用别人,只要差遣锦衣卫行事,没哪家能挡得住。
方哲深知此道,故而向贾琮求助。
倒也不算是向贾琮求助,而是向贾琮背后的天家势力,求条生路……
事情,总不能做绝了。
就算崇康帝,本意也不是将这些地方豪族斩尽杀绝,那不可能。
宋岩闻言后微微颔首,沉声道:“自旧党于中枢内阁全面溃败以来,实际上大势就已经定了。叔和能有此想,算是远见。”
方哲闻言,苦笑着连连摇头。
论本性修养,他本大儒,焉会愿意坠入名利财势的算计中以自污?
只是……
若没有方家那万顷良田,成败上千的仆婢,他也不可能取得今日的读书成就。
真当诸葛孔明躬耕南阳,他就是在种地?
不出茅庐而知天下大势,与天下名士书信往来,那都是要花费巨量银财的。
不然就是想读书都没有书读,在古代,书本是奢侈品。
财侣法地,财居首位。
可见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