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捡到一颗地球> 第483章 模块化建造

第483章 模块化建造(2 / 3)

“呵呵,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舰长心情不错,笑着说道,“我又没说这个大工程是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么大一个地方,肯定要很长时间,工程也会分成好几期来做啊。

不过听说大明建筑在海上施工全部采用的是机器人,24小时不停工,在海底还不需要氧气,效率高得吓人啊。”

大副摇摇头,“就算是机器人效率高,可是材料怎么办?这么多材料就算是海运空运一起上,也……不知道要运多久。”

“嗯,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这事就不用我们操心了,相信大明建筑会再次创造奇迹的,就像这几个月以来他们一直在做的那样。”

他们说的没错,赵明也正在考虑同一个问题。

最方便的做法是赵明亲自出马,利用系统空间和传送门,不管多少建材都能够运过去。

不过这么一来,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大明建筑不对劲了,很容易把赵明和之前那些军火失踪的案子联系起来。

虽然现在可能已经有不少人这么想,不过也只是停留在猜测的阶段,并没有实质上的证据支持。

所以赵明暂时不打算这么做,否则不说暴露身份,以后自己去别的世界冒险时怎么运材料?

继续靠海运?

这片群岛距离大陆有一千多公里,比起先前两个海上城的位置远多了,而且材料需求也差了几个数量级。

而目前手上的货船要优先配给古代世界那边运送补给,不能在这个事情上投入太多运力。

不如……试试拼装模式?

生物建材本身防水性能是很好的,那是不是可以参照分段式建造舰船的方式,把海上城也分成许多小块。

只要采用特殊的设计,这些小块是可以浮在水面的。

那么只需要在这些模块后面装上推进器,前面再使用拖船引导方向,就可以先在岸边建造好模块以后直接运过去组装。

即使是以五节的龟速航行,从这里到群岛中心处也只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完全可以接受。

而这些模块可以在沿海地区山地多的地方就地取材制造,把山地挖成平原还能提升土地的价值。

这种模式也适用于未来在太平洋上建造更多的海上城,值得一试。

想到这,赵明拿起电话把秘书文雅叫了过来。

“你研究一下,咱们扩建造船厂需要怎么做。我需要大量制造能够远洋航行的海上拖船。”

“好的。”

“等等。”赵明叫住了转身离开的文雅,“你再把何丽叫过来一下,我有事跟她商量。”

要想快,必须充分利用公路和铁路运输,在多个沿海交通方便的地方同时建造海上城模块。

这就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