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显得慵懒了些。
“今儿就到这里罢!你们自去便好,我再静悟一会儿。”
话音落时,两天女躬身一礼,而后退出了书房。
原地里,细细听着窗外寒风呜咽的声音,柳元正的手指轻轻地敲着桌面。
纷繁的念头一一涌现,在柳元正平静的心湖上翻起层层波澜。
这些时日以来,他所听天女诵念的雷经尽数显化在心头,与此所映照的,则是一部部因之而有所感触,书写下的繁复道书。
而将两者相分割,相对照的,则是那自始至终,始终萦绕在灵台上的清浅道音。
伴随着柳元正对于太上玉书的祭炼,煌煌道音再度响在泥丸宫内,不曾如昔日太上玉书皲裂的时候那样含混模糊,但是想来因为祭炼时间太短的缘故,那道音极其的清浅,仿佛微风拂过的风铃声音。
而这样清浅的大道之音,带给柳元正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机缘造化!
那泥丸宫内的每一道声响,都是源于大道本源之中的玄音!
当这样的风拂过心湖,那荡起的层层涟漪,每一点滴的波纹,显化在柳元正的道心之中,都是对于道与法的灵感与思路。
于是,在这样的玄音牵引之下,柳元正的一只脚似是已经跃入了恍若悟道的境界之中,可仍旧有一只脚仍旧停留在尘世,仍旧扎根于自身的道基之上。
这是某种极其矛盾却又完整统合的状态。
起初时,柳元正极不适应。
那清浅的玄音教人听不分明,只是带来朦胧的,繁复的关于道法的感触,一时一刻都不曾停歇,在这样的状况下,柳元正无法入定,无法沉浸心神用于炼法,他只得散漫的坐着,偏生那玄音带来的感悟又是说不出的凌乱,不成文字,不成道理。
如此艰难的适应了很长的时间之后,柳元正也终于明白,在彻底将这部太上玉书祭炼完成,参悟透那些古妖神文字之前,这样的过程,他需要经历很久很久。
这是古之未有的经历,没有甚么前人的经验可供以参考。
柳元正只得盲目的去摸索。
出乎柳元正的预料,一番尝试下来,他竟然真的摸索到了这清浅道音的运用方法。
归根究底,这道音终归是源于柳元正自身所祭炼的道书,而后响在泥丸宫内,作用于柳元正的精神。
从玄音阐发的最初那一刻起,本就已经是柳元正自身气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修行,从未有听闻谁要用道与法来克制自身。
以山攻山,以水攻水。
未免谬以千里。
可山水倘若凝聚大势,则近乎于道,以此足震撼天地。
大道玄音亦如是,柳元正强忍着去克服,便是走入殊途,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