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只有公园滑板国家队。
原本连这个队都没有,只有大城市的年轻人在玩,有些兴趣班和俱乐部,无论师资力量还是技术都和世界水平差距很远。
直到滑板成了奥运项目,华国才开始组建队伍。
林锐佳就是职业队的二代队员,不过他爸不是国家队一代,而是个年轻时候的时髦青年,玩的俱乐部,也出国参加过比赛,还有不错的成绩。
如今在国家推动下,公园滑板虽然发展的还不错,可作为同样滑板运动的“滑板速降运动”,因为没有奥运资格,也就没有了专业组织。
“滑板速降运动”仅仅是极限运动。
吐槽杭峰以为自己是职业队,换句话说,就是说他“装”。
这条赛道有多长,杭峰并不清楚,但风景确实很不错。
建在大海边的礁石公园,蜿蜒的山路上遍布各种秀丽奇石。转一个弯过去,眼前又是一片汪洋大海。
远处海天一线,脚下白浪滔滔,潮湿的海风迎面扑来,透着一丝微凉。
杭峰又超过一个人,突然头顶上响起尖叫。
来不及抬头看也知道,那些走着人行步道下山的游客应该正好在头顶上方,看见了他们疾驰而下的一幕。
应该是极美的。
亘古不变的大海与潮流时尚的年轻人同时出现在眼前,像是时代的碰撞绽放出明显的火光,是现代文化背景下独有的景象。
“啊啊啊啊啊——”
“快看!!”
“滑板速降!!”
“超了超了!好帅啊!”
“还有女孩儿!!”
一路滑下去,蜿蜒的人行步道就在头顶上,那些尖叫声和议论声就像响在耳边。
杭峰明显感觉到气氛有些变化,整个速降队伍的速度都升起来了。
是因为一直都是这样,还是因为游客的原因?
虚荣心这东西谁都有,所以当杭峰已经滑到队伍中间的时候,就发现前面的人不那么好超了。
还是有点料的,转弯的时候明显有些还不错的技巧性,也几乎没怎么减速。
杭峰也就不好超了,他毕竟对这里不熟。
现在速度不知道是50迈,还是60迈,总之这个速度还在杭峰的控制范围内,一旦再快,遇见意外就很难及时做出反应了。
杭峰不再赶超,安心的跟着队伍滑行,快了会减速,慢了也会利用弯道追回来。
他拐弯的技巧很好,几乎不怎么刹车,身体轻松写意地倾斜着,放任自己与地面形成一个小角度,然后又在弯道结束后,利用自己出色的核心力重新直立起来。
“哗哗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