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便的一滑,轻轻松松就能拿到好的名次,进入资格赛。
裁判喜欢巴蒙德的风格,他抛飞的高度永远都比其他人高,翻腾的速度不快反而比较慢,似乎总是在落地前一刻才勉强完成动作,三周是这样,五周也是这样,那就和他的技巧没关系,而是如简说的那般,裁判很喜欢看见选手的动作填满整个空间。
巴蒙德也代表了这个赛场的裁判审美偏差,想要在这个赛场获得好成绩的选手都在试图模仿他,就连莫泊桑也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正在训练这个赛场的风格。
巴蒙德蝉联冠军时间太长了。
五年可不是一个很短的日子,足够新生代的选手出现一茬又一茬,却始终无法将他拉下“王座”。
当他滑完比赛,康斯坦丁早早的就等候在出口处,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进行拍摄。
康斯坦丁抛了一些问题出来,巴蒙德对答如流,这样拍了半天,康斯坦丁突然反应过来巴蒙德一直没有动,并且时不时的会往比赛场地看一眼,像是在等待谁的出场。
“有很在意的选手吗?”康斯坦丁问。
“当然,今年有很多不错的年轻人参加比赛,如果单从年龄来看他们的技术,其中有一些连我都不得不关注的人。”
康斯坦丁瞬间就知道巴蒙德嘴里的那个“值得关注”的人是谁。
16岁就可以完成四周半的技巧,而且简好像还是他的教练。别说巴蒙德关注了,就是康斯坦丁都急的嘴里起了泡,这么有爆款潜力的选手,便宜了凯琳那个碧池!
比赛拉的是真的很快。
几乎前一个选手滑完,下一个选手就被要求出场,一场比赛不到两分钟,可以想象裁判打分的时候审美有多么疲劳。
所以在这个初步筛选的赛场上,除了难度和流畅度,还需要一些视觉上的刺激,才会给裁判留下更深的印象。
此时,杭峰已经登上了u型池。
前一名14号选手正准备出发,他则在出发点裁判的示意下整理装备,做好比赛准备。
“准备!”裁判比划着手势。
杭峰将脚踩上雪板,伴随着两声脆响,脚与雪板紧紧扣住。
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动作。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上一名选手滑完,也在这个过程里调整自己的呼吸和状态,最后一次在脑海里过动作。
就在这时,裁判将挡在前方的手移开,杭峰知道他该上场了。
从出发点出发,前方是一个大约30米长的缓坡,徐徐滑下,再借助惯性往高处滑了大概三米,狭窄的出发道开始变得倾斜,抵达入口。
前方就是赛场。
没有亲眼见过u型池的很难想象u型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