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皆需登陆交趾南部重镇清化,到时候阮氏答应借道还好,若不答应,便直接占领重镇清化,寻机灭掉阮氏!”朱厚照下定了最后的决议,在场的朝臣们虽然都说了句“陛下英明!”但都不明白陛下为何怎么有自信相信莫氏肯定会请降大明,就连王守仁也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何比自己还自信,但他不得不承认,皇帝陛下虽然比自己年轻,做事易冲动,表面上看上去很是鲁莽不慎重,但似乎却真的能比自己这些人早知世道五百年,每每都能预料到先机。所以,王守仁此时也没有质疑朱厚照。阮氏派来的使臣带着大明皇帝要求阮氏同意让大明军队登陆清化且假道灭莫氏的条件离开了京城。而与此同时。近卫军总参的急递铺兵也带着朱厚照要求海军即刻集结兵力到清化的旨意去了广州府。无论如何。大明关于收复交趾的基本战略已经确立,而接下来,则是前线部队的具体作战问题。在此期间。朱厚照还让大明证券交易所发行了战争国债劵,以此来聚集发动战争的资本。因为之前为占据果阿,大明便发行过这类债券,而且也让第一次吃螃蟹的百姓们因此发了不少财,甚至还因此造就出许多个民间百万乃至千万富翁。而如今,大明再次因为战争发现国债劵,百姓依旧是争相恐后地给大明军方投钱,原因无他,大家都相信大明近卫军的实力,毕竟每天在主干道的水泥路上跑着的军队,他们是亲眼看见的,自然看得出大明打交趾是必赢的。在这个时候,大明帝国的百姓明显是对大明帝国有信心的。而大明朝廷的军队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当然,这些资金支持的背后代表的也是民心支持。而百姓们也因为投资了战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帝国的战争,似乎一下子民族主义都要高涨了许多,比洗脑教育的效果还要好,尤其是一些自私的中上层阶级,谈国家民族大义他们不在乎,但现在因为他们也相信帝国军队实力而投资了战争使得他们现在比普通百姓还要关注大明即将发起的战争。“穷兵黩武实非利国利民之举,杀戮不应发生在我中国!”大儒白松彝在岳麓书院很不客气地抨击着当朝的尚武之策,但在演讲结束后,也会把自己收到的束脩银交给自己的仆人,说道:“立刻去武昌府买一笔国债劵,长沙到宝庆一带大军越来越多,谁都看的出来,这次安南变成交趾的可能性没有十成也有九成了!”“老爷,家里人来信,大爷把府里五万银元都投了进去,说就等你替朝廷收复交趾,让他赚个十来万,也好争取先把皇家工业公司出产的最新一批二涨式蒸汽采矿机拿下!”即便是此时负责身在梧州的近卫军北军统帅毛伯温也收到了家里人的来信,一时间,也让他压力增加了不少,知道自己这次率兵攻打交趾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不然亏损的不只是朝廷的兵马钱粮,还亏损的是自家的钱财。正因为此,毛伯温不得不放下身段,对自己的副将吩咐道:“去姓俞的那小子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