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宰执大宋> 第二七八章 律赋和策论

第二七八章 律赋和策论(1 / 5)

钟浩检查了一遍,确定自己写得这首应试诗,在格式个韵律上都符合要求,也没什么犯忌讳的地方后后,便开始做那道应试赋考题。

应试赋的要求和应试诗的各种要求差不多,只不过字数更多。当然,字数多并不一定难写,因为字数越少,越需要精炼,越需要多加斟酌,有时候反而更难。

这次省试的应试赋,要求写一篇《德以止戈赋》,四六骈文,限以八韵,并要求按所限韵依次而用,平仄相间、韵字嵌于文中!除了韵律要求,这篇应试赋要想出彩,还要用典故、讲对仗、阐事理,真如螺狮壳里做道场!

反正篇应试赋说起来,是非常考验一个考生的文字水准、知识积累和格律用韵等各方面文学功底的。

钟浩对于这应试赋是很头疼的,在松林书院时,他也做过几篇,不过每次都是费上好大得劲儿,才把这四六骈文写好,呃,应该说是写出来。

眼见时间紧迫,钟浩不敢怠慢,忙赶紧打起草稿来。

这“德以止戈”的意思,显然又是秉承文官的治国理念,对内行德政以教化天下,对外以德化解战争等,反正这赋写起来,努力吹捧文官们秉承的“以德治国”理念便是。

这应试赋的内容不是什么问题,重要的是格式要符合要求。

又费了一个半时辰,钟浩才把这篇《德以止戈赋》写出来,他看看考场前面的沙漏,已经到了申时末了。

写完后,钟浩仔细的读了一遍自己写得这篇应《以德止戈赋》,检查是否有地方不合格式要求或是。

为了在格律用韵和平仄对仗对仗上符合要求,钟浩遣词造句很是费了些功夫。

当然,虽然写出这赋来了,但是里面钟浩既没有太多的用典,辞藻修饰的也不够,反正总体来说,这篇应试的律赋还很是粗疏不堪的。

不过钟浩知道自己水平,这应试赋能够按照格式写出来,他就知足了,别的就不要求太多了。

见离天黑还有一点时间,钟浩便认真的把这应试的诗赋分别誊抄到考卷上。

等着诗赋誊写完了,天色也很快便昏暗下来,渐渐的看不清了。

…………

今日的考生经过昨夜的教训,都学聪明了,一见天黑已经没法答题了,便纷纷把考卷装入考卷袋中,迅速吃点东西,开始倒头睡觉。

那些昨天睡晚了没怎么睡着的,可能经历的教训太惨痛了,今天他们睡得最早。

钟浩见状,觉得也得赶紧睡了,不然待会呼噜声此起彼伏的,怕是要多遭很多罪。当下钟浩忙把考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