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同的声音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同的声音(1 / 3)

“丞相奏议,分封诸子为王,坐镇燕、齐、楚边远之地,诸位爱卿可有何异议?” 半晌过后,见群臣一个个满含期待的目光,嬴政抬起头来,目光缓缓扫过大殿,异常的平静。 蒙恬迎向嬴政的目光,心里蓦的一惊。这样的目光,蒙恬曾经见到过,那还是十多年以前,嬴政说起如何应付嫪毐叛乱的时候。 嬴政的性格相当坚韧,越是面临压力的时候,处事反而愈加平静。 “陛下,臣有异议。” 大殿之中,突然传来一声突兀的声音。 众人的目光,纷纷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李斯如同兴奋的鶴鸟,竟然站了起来。 李斯拜师荀子,学**王之术,深谙法家学说。韩非入秦之前,嬴政研读《商君书》,有不懂的地方,常与李斯探讨沟通。因着这样的机会,李斯与嬴政,并不仅仅只是君臣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身份,两人很可能结为知己。 凭着对嬴政过往的了解,李斯心里确信,嬴政并不赞同分封诸子为王。 只要嬴政不赞同某事,即便群臣再怎么坚持,这件事一定通不过。 这个时候,李斯不介意充当嬴政的先锋。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攻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李斯学问渊博,对于周平王东迁以来的历史,极为了解。在他看来,周代分封诸侯,根本不是像儒家所说的那样光鲜。 “国与国之间,根本不会有亲族那般的脉脉温情,而是以根本的利益为准。两国若是产生根本的利益冲突,国君之间即便为父子兄弟同族,亦不免兵戎相见。分封诸子为王,王与王相争,必矣!” 儒家主张君子不言利,法家则不一样,厉害关系,明明白白的说出来,没有丝毫的局促。李斯的这番言论,虽说给期待封王的秦国众臣浇了一盆冷水,但不可否认,李斯说的是事实。 善言不美,美言不善。 李斯的话,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国家之间,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国家实力。国家弱小,国君天天讲仁义,仍然免不了亡国的命运。 “廷尉所言差矣。” 孔鲋拥护分封制,当即站出来反驳李斯:“廷尉只看到,分封之后,列国有相争。可廷尉却选择性的忽视了,分封诸子,共建诸侯对周室的拱卫作用。武王伐商,攻克朝歌,奈何天妒英杰,武王早早驾崩,留下幼子成王。 成王年幼,周公辅政。管叔、蔡叔反叛,殷商残余势力趁机作乱,周室面临动荡之虞。当此之时,鲁国发兵攻武庚于南,吕公望攻管叔、蔡叔于北,顺利平定叛乱,威慑淮夷。试想武庚、管叔、蔡叔叛乱,外无诸侯强援,周室岂能轻易平定叛乱?” 成王刚即位时,周公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